日期:2020年12月
計畫主持人:李淳Lee, Roy Chun
協同主持人:羅時芳Lo, Shih-Fang、王煜翔 Wang,
Yu-Shung
研究人員:蘇怡文Su, Yi-Wen、許裕佳Hsu,
Yu-Chia、李宜靜Li,
Yi-Ching
OECD所關注及討論的焦點議題,可望主導未來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因而掌握OECD近來之重要貿易議題,有助於先期掌握國際經貿之未來發展動向。本研究著重檢視近年OECD在貿易領域所關注的重點議題,涵蓋:產業補貼、化石燃料補貼改革、政府控制事業(以下簡稱SOE)、貿易與環境、衝突礦石與稀土等五大議題,分析OECD討論各項重點議題之重點內容與建言,對於我國加強國際治理體系參與之政策意涵。
在中國政府干預國際市場競爭公平性的問題上,OECD相關研究指出中國政府的補貼與SOEs為威脅全球市場競爭公平性的主要來源;在約束中國SOE與補貼問題方面,當前WTO規範在透明化與補貼規範方面可能存在進一步強化之空間。我國相關產業部門參與全球貿易活動時亦受到此一競爭公平性問題之不利影響。基於捍衛我國出口利益,推動補貼措施改革維護國際市場之公平競爭環境,對我國相關產業之發展有其重要性。
在化石燃料補貼議題改革方面,我國推動化石燃料改革,減少化石燃料補貼之使用,具有財政上、環境政策上的效益。目前我國已為WTO化石燃料補貼改革之友成員,倡議在WTO場域制定化石燃料補貼之相關規範,為我國在國際場域參與化石燃料補貼改革議題之主要方針。本報告建議,政府部門除了應持續關注國際間對於低效率化石燃料補貼改革之討論發展之外,更應同步推動國內的改革檢視工作,以公開透明方式進行化石燃料改革,促使能源價格反映出其真正的使用成本,逐步落實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
在貿易與環境議題方面,本報告依據OECD研究方法檢視先進國家(美國、歐盟、加拿大)在區域貿易協定中所納入之環境條款,指出環境立法、環境商品、促進利害關係人參與,以及合作機制相關條款之規範設計,可能影響綠色供應鏈之形成、擴大。鑑於前述全球綠色供應鏈之需求,以及我國以再生能源、循環經濟作為重點發展產業,我國未來對外洽簽RTA時,在環境條款的研擬上應依據我國循環經濟相關產業之發展需求進行設計。
國際間討論衝突礦石議題的重點,在於如何透過負責任供應鏈管理降低供應鏈風險,要求企業落實礦產供應鏈盡職調查,其影響涵蓋了整個供應鏈的上中下游廠商,影響也遍及整個供應鏈貿易活動。本報告指出我國國內有超過九成企業為中小企業,為符合國際社會及回應品牌商及在地國家之要求,可能增加中小企業成本與負擔。建議政府可思考協助輔導企業通過各項要求之相關措施,研擬提供部分輔導費用補助方案之可行性,以減輕企業的負擔並且更有效地參與全球供應鏈。
在稀土管理議題方面,我國對稀土依賴度較高的產業部門,主要有半導體裝置、液晶面板、積體電路、晶圓等產品,此皆產品同時亦為我國重要出口產品。如何強化稀土供應之穩定性,降低來源不穩定所造成之風險,應為我國參與國際間討論稀土管理議題之重點。目前我國雖然無法以「稀土原料擁有者」之身分加入現有的國際倡議,但是未來可以考慮利用我國為高科技產品出口國作為切入點,強化論述我國之參與對於維持半導體、晶圓、液晶面板等產品供應鏈具有其重要性,爭取加入稀土供應鏈安全之相關組織或倡議。
英文:https://web.wtocenter.org.tw/EN/Page?nid=145&pid=387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