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TO架構下 政府可對綠色產業優惠

  隨著中國、印度等大型經濟體崛起,消費量與生產量大增,致使國際油價及原物料價格漲聲不斷;加上全球暖化效應所導致的大型天災或自然生態變異,造成人類生產或服務條件改變,在在都使得企業營運成本不斷的增加、獲利空間被壓縮。因此,標榜節能、高效率、低碳或無碳技術的綠色產業,便成為企業降低營運成本、擴大事業利潤的新選擇。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希望進一步推動環保商品貿易自由化的努力下,綠色產業的成長與潛力,也愈來愈受到矚目與重視。

  電動自行車成本最低 成長潛力可期

  以電動自行車為例,其平均每公里駕駛成本僅為機車的30%、汽車的10%,甚至還低於大眾運輸的成本。也因為如此,全球電動自行車出貨量已從2001年的120萬輛成長至2006年的1511萬輛,年複合成長率超過50%,年總產值約為50億美元。由於電動自行車具備超低使用成本和環保節能等優勢,其未來在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快速成長之潛力可期,而電動自行車之需求也將帶動全球省能電池產業的研發商機。

  LED每年可為中國省下一個三峽水壩的發電量

  再以半導體照明產業(LED)為例,由於其耗電僅為一般白熾燈的10%、使用壽命卻是100倍,此種低耗能、耐用特性,加上應用領域頗為廣泛,其產業發展已受到矚目。美國能源部便預測,至2010年LED在美國照明市場的市佔率將達到55%,市場規模約為 500億美元。中國則預測2010年中國照明市場將有三分之一為LED,每年可為中國節省下一個三峽水壩的發電量。2006六年全球LED市場規模超過70億美元,年成長率超過20%,預計未來10年全球LED市場規模可達1000億美元。

  綠色產業將帶動範圍更廣的綠色服務業

  綠色產業的一大特性,是其與知識密集度高的研發服務業、綠色服務業高度相關。不管是電動自行車、半導體照明抑或太陽能產業等,皆與材料科技研發成果息息相關;此外,隨著綠色產業發展而來的,是更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思維,若結合綠色產業研發成果、工業設計或地景設計等,將帶動應用範圍更加廣泛的綠色服務業發展。

  在產業界嗅到綠色產業發展前景的同時,也需要政府政策前瞻的支援及規劃。例如許多國家政府已深刻體認綠色交通對產業發展及生活品質的重要性,不但增設自行車專用道、路徑、或相關公共設施,更運用BOT機制,實施道路自行車租用計畫。另外,以國家之力投入綠色研發,並規定相關的環保法令或政府採購法令,也是常見的政府政策。例如中國面對LED產品之需求,已開始投入相關研發,包括在廈門、大連、上海、南昌等地設立第一批國家半導體照明研發基地,並將訂定照明產品市場進入之相關法令標準、營造業之建築照明節能標準,以及針對LED產業的研發與產品推廣應用,建立相關獎勵或稅收機制等等。

  台灣基礎條件不錯 增加產品多元選擇

  以政策措施促進綠色產業技術提昇與發展,不但是著名的「波特假說」(the Porter Hypothesis)內涵,就連以貿易自由化為宗旨的 WTO,也有在不構成「歧視性貿易」及「隱藏性貿易障礙」原則下,針對環境保護目的而允許政府進行必要性貿易限制的例外條款,以期達到WTO「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經濟永續發展宗旨。

  台灣身為全球最大自行車、半導體技術及製造國,在諸如電動自行車、LED、太陽能光電板等綠色產業的發展上,其實有不錯的基礎條件,只需要政府更快速體察全球產業發展及相關政府政策變化趨勢,結合國家服務業發展策略,前瞻思維及規劃台灣下一步的產業發展,包括獎勵綠色科技研發、推廣企業改變傳統能源結構以降低生產成本、結合周邊協力製造或服務業,協助企業轉型開拓綠色產業市場、增修產業、交通、內政等相關法令,以提高綠色產業市場競爭地位之公平性,增加消費者市場產品多元化選擇等,好幫助台灣順利進行下一階段的產業發展,成長出能應對全球市場趨勢的產業競爭力。

  【本文原載於工商時報 A8版論壇,2007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