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研究成果 / 研究報告 / 議題諮詢研究

美國推動友岸外包(friend shoring)的進展

日期:202312

計畫主持人:顏慧欣Yen, Huai-Shing

研究人員:蘇怡文Su, Yi-Wen、許裕佳Hsu, Yu-Chia、聶廷榛、黃禾田、林卓元、羅婉甄、蔡晴雯

1. 美國與越南、墨西哥擬於半導體、關鍵礦藏、潔淨能源、醫藥衛生方面加強供應鏈合作

美越關係在今年910日正式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美墨關係則在今年分別啟動「北美領袖會議」、「美墨高層經濟對話」,美國與越南、墨西哥擬於半導體、關鍵礦藏、潔淨能源、醫藥衛生加強供應鏈合作。美國選定越南推動友岸外包成因主要考量地理戰略重要性、生活成本低廉、豐沛勞動力與自然資源,以及越南加入許多重要FTA。另越南政府亦提供數項吸引投資的配套措施,如租稅減免、貸款利息補貼、規劃經費投入礦產開發、取得國際融資協助越南綠色轉型。美國選定墨西哥推動友案外包主要考量美墨間有FTA承諾雙邊市場開放、有助美國在中南美洲影響力拓展、豐沛天然資源和勞動力。另墨西哥政府也提供預算開發產業園區、建立鐵路連結園區和貨港,及租稅減免優惠待遇。美國與越南、墨西哥推動友案外包合作項目主要有在當地設廠投資、人才培訓、技術合作、組成專家工作組等;合作模式則多由美方主動對當地提供資金或專家,協助開發當地資源與人才培訓,以此滿足雙方合作需求。

2. 韓國近年海外布局策略採多元經營方式;韓國企業正面回應美國友岸外包政策,但影響韓企遷出中國效果有限

韓國近年海外布局採多元經營,具體措施有:1)勞動密集型產業將生產設施轉移到比中國更具價格競爭力的東南亞和印度;(2)著眼於中國市場者採取「在中國、為中國」(in China, for China)策略;(3)尖端半導體等高新技術產業採取減少或撤回在中國的業務,或根據美國對中國的制裁規定暫停投資;(4)在中國產銷業績較高的領域採取「中國+1」或「中國+N」策略。

美國友岸政策對韓國企業海外投資已然發揮作用,但是目前評估成效尚早。韓國就美國友岸外包政策內容影響企業利益的部分,為透過韓美高峰會、組織訪美代表團、個別企業直接跟美方協商等方式,與美國進行溝通。由於韓國企業對於國家經貿發展方向具有高度話語權,這些溝通協商方式都會有企業參加。友岸外包對於韓國企業撤出中國雖有影響,但效果恐怕有限;目前企業的策略是因應美國的政策規定,在維持現有規模的同時,以促進技術進步的方式進行運作。除非美國持續加大力道限制企業在中國的活動,否則預估韓國半導體企業還是會繼續採行「中國+1」或「中國+N」策略。

3. 友岸外包已成為影響企業佈局的因素,應持續關注友岸外包的進展

不論是友岸外包、近岸回流(nearshoring)與回流政策(reshoring)政策,普遍觀察這些政策已成為企業進行風險管控的優先策略,甚至高於對成本效率、降低成本預算的考量,友岸外包和貿易集中化的貿易模式顯示出,各國雙邊貿易偏好正在轉向持有相同地緣政治立場的國家,而不再以專業分工和比較利益為主要考量。特別是俄烏戰爭和美中關係惡化,皆是推升雙邊貿易關係走向此種政治結盟的重要原因,而WTO也警示未來全球貿易將更為碎裂化,形成新型態的區域貿易集團模式。

4. 美國友岸外包雖有帶動若干供應鏈調整,但仍在初期發展階段

目前觀察美國友岸外包政策在越南及墨西哥的執行效果,美國自越南進口自2018年快速增長,其中電機設備及零件(HS85)占比大幅提升,美國對越南的投資也在2022年有一顯著增長;其次越南半導體與能源對美國的出口,從2018年開始明顯成長,關鍵礦藏也有小幅成長,同時越南的整體外來投資在2021年後也多集中在製造業、電力與燃氣與空調供應的業別,在美國降低自中國產品來源、以及部分電機設備、半導體、關鍵礦藏等企業將投資觸角延伸到越南下,從貿易結構與外來投資領域的變動,確實有顯示出供應鏈移動後帶動出口的關連性。

美國自墨西哥進口的整體比重在2021年也有明顯增加,隨後墨西哥在2023年取代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墨西哥對美國出口半導體、關鍵礦藏、醫藥等呈現持續成長,能源出口美國也在2020年後開始回復增加趨勢。不過近兩年外資在墨西哥的投資佈局,製造業雖然仍是外資在墨西哥主要投資領域,但相對於友岸外包前的外資占比數據上,尚無明顯增加,反而是在採礦業、資訊、運輸與倉儲、金融與保險服務上,外資投資比重明顯增加。由於運輸、倉儲、金融等業別都是輔助性服務業,通常是做為支持當地製造業活動下所需的服務業別,尤其在後疫情時代,許多企業改變過去降低庫存及時生產(just in time)的模式,而調整為「以備萬一」(just in case)生產及存貨管理,從而擴大倉儲、物流運輸等規模,一方面可能是後疫情時代的企業風險管控,二方面也可間接推論墨西哥的製造業活動應當有增加,從而對輔助性服務業的需求增加,不過對此還需進行觀察。

外界一般認為有合理競爭力的勞工成本、對美歐等已開發國家為友善的地緣政治立場者、以及具備戰略性的地理區位或地理優勢的國家,會是友岸外包政策下的主要受益者,目前認為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度、以及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國家均屬之。然而這些國家未必具有充足人力與技術素質,則這些國家是否能藉由自動化、機械化的設備升級來彌補人力與技術問題,則是友岸外包政策是否可在這些國家落地生根的關鍵,值得繼續觀察。

5. 中國企業藉友岸外包繞道出口美國,為影響友岸外包成效之變數

在西方主要國家與G7共識,均認為對於中國應採取「去風險」的趨勢下,確實也觀察到各國對中國的貿易依賴程度開始下降。然與此同時的移出中國的跨國供應鏈,可能也包括中國本身企業在這些美國認定為「友岸」的國家所進行的投資佈局,不排除中國企業藉由在第三地投資生產,目的在使中國產品轉換東南亞國家為原產地後再銷往美國的可能。近期中國多有透過在第三地如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微幅加工組裝行為,藉以規避美國反傾銷/平衡稅、301關稅或232條款鋼鋁稅的違法意圖皆可佐證。因此,可預期中國企業仍會持續加碼對第三地投資,尋求突破進入美歐等西方國家的方式與管道,除了對這些投資行為密切的追蹤與分析外,同時間臺灣業者在第三地投資佈局時,也應有所注意,畢竟外界認為兩岸業者經貿合作結構相對緊密,則在美國等國家對反規避作為有從嚴認定的趨勢下,我國廠商在第三地的投資若以出口美歐為目的下,也應注意避免受到中國企業所牽累,遭致認定有規避行為之風險。

 

英文:https://web.wtocenter.org.tw/EN/Page?nid=145&pid=40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