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RTA議題 / AEC.ASEAN / 相關研究

【轉載】曾表示拉近台灣關係的「準總理」皮塔,未來會迎向「價值觀外交」重振泰國國際地位嗎?

  隨著泰國眾議院選舉於5月14日落幕,根據15日選舉委員會公布的「非正式」結果,廣受年輕人支持的前進黨(Move Forward Party)成為本次大選最大贏家,晉升為國會最大黨,向現任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政權釋放明確訊號,即多數民眾拒絕軍事統治,渴望新政治能為國家帶來改變。然而,泰國特殊的選制設計已讓前進黨領袖皮塔(Pita Limjaroenrat)能否順利籌組過半席次之政黨聯盟,面臨諸多變數。選後前進黨率先與為泰黨(Pheu Thai Party)共組「橘紅聯盟」,預計未來施政將受這兩大政黨影響,成為觀察外交政策走向的專要觀察面向。

  不過必須坦白表示,外交政策向來不是泰國大選的焦點議題,本次眾議院選舉也非例外,在「民主價值與意識形態之爭」主旋律下,外交政策實為邊緣議題。本次大選共有70個政黨角逐議員席次,但只有前進黨、為泰黨等少數政黨提及外交政策,反觀軍方政黨則完全未提或模糊其詞。

  本文將綜整政黨官方網站(尤其是前進黨)、皮塔等主要人物過往發言,以及最新聯盟協商動向,初步設想在前進黨為首的聯合政府下的外交政策圖像、對主要國際與區域情勢的可能立場,亦論及對中國大陸、台灣的影響與未來走向。

一、前進黨揭示「3Rs」外交政策:復興、再平衡、重新校準

  隨著眾議院選舉落幕,新一輪政治競爭已如火如荼開打,主要政黨相互合縱連橫,以爭取形成跨越過半席次(376席)之政黨聯盟。前進黨率先聯合為泰黨共計8個政黨共組民主派聯盟,並選在9年前帕拉育發動政變的5月22日,簽署指標性的聯合政府創建意向書(MOU),象徵泰國將回歸民主道路。同時,前進黨也揭示其外交政策願景與途徑,以重新定義泰國在全球舞台的作用,加強與國際夥伴的聯繫,為全球和平、穩定和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根據該外交政策願景,泰國將從傳統途徑轉向更積極主動與前瞻性的外交,以加強國際合作、促進人權價值、解決區域挑戰為目標,進而強化泰國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並積極貢獻全球與區域事務。其外交政策以「3Rs」為開展,即復興(Revive)、再平衡(Rebalance)、重新校準(Recalibrate)。

  在「復興」上,承諾泰國外交將不再是「靜默外交」(quiet diplomacy),而會在國際事務上扮演更主動的角色。在「再平衡」上,強調中等國家(middle power)也能領導「以規則為基礎的外交」(rule-based diplomacy),而泰國準備好在其治理下領導該地區。在「重新校準」上,將依照泰國如何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中的互惠互利來看待外交政策。

二、對國際地位下降的失落 泰國將重振對對全球與東協的影響力

  如進一步審視前進黨官網,其外交政策開宗明義表示,「多年來由於專制政府,泰國已失去在世界舞台的領導地位,完全放棄民主和維護和平的普世原則。外交政策的振興與落實必須利基在普世價值原則上,恪守進步價值觀、人權、民主,並平衡大國衝突下的泰國地位,以促進泰國人民的利益及經濟發展。」

  前進黨提出諸多振興外交的做法,包括:在大國政治下維護和平與民主價值;加強泰國在東協的地位,讓泰國成為東協各領域上的領導國家,並作為東協代表對外談判;推動「東協人權法院」;加速簽署和批准泰國尚未加入的國際人權條約;設立直屬於總理的泰國貿易代表處;談判更多免簽證待遇;更積極主動的農業外交、疫苗外交、霧霾外交;讓泰國成為東協的溫室氣體排放和綠色科技中心。另外,5月22日聯合政府創建意向書(MOU)提出8個政黨均同意努力實現的23項關鍵任務,其中包括落實外交政策舉措,恢復泰國在東協的領導地位,並維護泰國與主要大國之間平衡的國際關係。

  整體上,兩大民主派政黨-前進黨、為泰黨,均有感於泰國近年國際地位持續下降,期望透過更積極主動的外交,強化泰國在國際政治與區域事務的影響力及話語權。前進黨剛揭示的外交政策,標誌著對於傳統途徑的背離,顯示帕拉育政權在外交上的無所作為已備受詬病。為泰黨總理候選人之一的賽塔(Srettha Thavisin)甚至表示,「在帕拉育執政9年間,泰國幾乎從世界舞台上消失了。」

  不過,皮塔新政府在外交上的分工也會影響後續外交政策走向,若外交部長由為泰黨擔任,一般預期會比前進黨更務實,且更常與經濟發展連結,意即持續維持或擴大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同時也會多元化外交關係。為泰黨總理候選人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在2022年10月表示,「應重新定義外交政策,尋求新市場與外交關係」。另一位總理候選人賽塔亦將外交政策與經濟掛勾,將重點放在尋求與歐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以便能和越南、印尼競爭。

三、迎向價值觀外交?國際關係不是選邊站,而是選擇原則

  前進黨為自由主義的民主改革派、理念型政黨,改革立場比為泰黨更鮮明,競選時主打「反獨裁、爭民主」,亦推演至外交政策。整體上,皮塔明確承諾將人權置於外交政策的核心,恪守基本權利與自由,並注重國際法。皮塔於2023年1月接受《標準報》訪問時表示,「國際關係與其說是選邊站,不如說是選擇原則,因為新世界秩序並非沒有秩序」,並承諾「促進基本人權將成為泰國外交政策的指導思想」。

  綜整皮塔與前進黨官網相關論述,預計皮塔新政府可能迎來「價值觀外交」(Value-Oriented Diplomacy)、「以規則為基礎的外交」的轉向,讓泰國的國際地位有了改變的契機,進而強化其在國際與區域事務上的話語權。此一思維也反映在前進黨認為在大國政治下應維護民主和和平價值,新政府有可能會強化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如美國、歐盟等理念相近夥伴,進而多元化其外交關係。

  在此思維下,泰國將尋求加入更多國際人權公約,如《保護移工及其家庭成員國際權利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All Migrant Workers and Members of Their Families, ICMW)等。泰國也將推動「東協人權法院」,又稱「東南亞人權法院」(Southeast Asian Court of Human Rights)。東協雖已設立處理人權事務的機構「東協政府間人權委員會」(ASEAN Intergovernmental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AICHR),但其並沒有接受投訴的司法權利,而東協人權法院將成為另一種人權保障機制,促使東協國家尊重並遵守《東協人權宣言》(ASEAN Human Rights Declaration)。

四、泰國在俄烏戰爭的立場可能迎來調整的契機

  「價值觀外交」將讓泰國從人權、民主等規範面的角度重新看待全球事務,尤其在俄烏戰爭、緬甸政變上,其立場可能迎來調整契機,進而提升泰國在國際與東協的影響力,改善2014年軍事政變以來備受損害的國際形象。

  在俄烏戰爭上,前進黨明確反對俄羅斯2022年2月以來對烏克蘭的入侵行動,並在推特上發文「立即撤軍」。皮塔認為,泰國應堅定傳達反戰立場,拒絕任何對全球秩序的威脅,同時拒絕選邊站。此與泰國政府不願譴責的立場大相逕庭,聲稱使用譴責無助於緩解情勢。在2022年10月12日聯合國大會(UNGA)譴責俄羅斯併吞烏克蘭領土的決議案上,泰國投下棄權票,令國際社會大感意外;該決議案最後以73%多數票通過,在東協中僅泰國、越南、寮國投棄權票。

  泰國外交部解釋道,是藉此凸顯泰國希望透過談判實現和平的立場。然而,專家多質疑帕拉育政府從普丁政權獲得某些利益。據信是試圖向俄羅斯釋出善意,一方面期望維持與俄羅斯的經濟關係,尤其吸引更多俄羅斯旅客前往泰國旅遊,以振興疫後經濟;另一方面,期望普丁總統能參與當年11月於曼谷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經濟領袖會議,但普丁最終並未與會。

五、泰緬軍方交情甚篤 抑制東協至今對緬甸情勢的努力

  東協在緬甸政變上致力團結立場,在「五點共識」(Five-Point Consensus)、「非政治代表」(non-political representative,要求緬甸軍政府應以非政治代表參與東協高峰會)原則下,緬甸自2021年10月東協高峰會至今持續被禁止參與,形成「東協減一」模式,為東協迄今對緬甸最嚴厲的處置。儘管如此,緬甸情勢並未因此緩解,以致外界時常質疑東協處理緬甸危機的能力。深究之,東協國家對緬甸態度立場分歧,尤其泰緬軍方的親密友好關係,已抑制東協至今應對緬甸情勢的努力。

  例如,2022年12月22日,泰國邀請東協國家就緬甸情勢召開非正式會議,包含緬甸軍政府,而越、柬、寮均出席之,但遭南洋群島國家抵制,印、馬、星對泰國此舉尤感不滿,澄清該會議不是東協會議。接著,2月20至24日,東協防長擴大會議(ADMM-Plus)海洋安全專家小組在泰國召開,泰國也邀請緬甸軍政府出席,再次與東協「非政治代表」原則相悖離。據信帕拉育與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交情甚篤,使泰國較不願對緬甸情勢採取強勢作為,反而期望能扮演緬甸與東協僵局之間的橋樑。

  泰國前外交部長卡席特(Kasit Piromya)認為,若帕拉育政府失去政權,泰國對緬甸政策可能會發生轉變,因為政策不再是基於帕拉育和敏昂萊之間的私人關係。前進黨、為泰黨對緬甸情勢的態度較強硬,均發表聲明譴責軍事政變。前進黨更呼籲包括全國民主聯盟(NLD,翁山蘇姬所屬政黨)、民族武裝組織在內的所有利害關係人參與東協主導的談判和高峰會。皮塔堅定譴責緬甸軍政府統治,並與泰國政府官方立場保持距離,批評政府以「秘密外交」方式來解決危機,懷疑其是為了避免刺激中國,因為中國也間接支持緬甸軍政府。

  前進黨官網上也述及緬甸情勢,稱將強化與聯合國之間的合作,共同應對緬甸危機,支持緬甸向民主過渡。此外,將審查東協成員國之間的「互不干涉內政」原則。為了保護緬甸人民的權利和自由,「東協減X」模式或在必要時一些成員國可聯合干涉其他成員國的內政,無需等待所有成員國的同意(共識決),此對東協現行運作將是很大膽的突破與挑戰。在此思維下,皮塔新政府對緬甸情勢的立場可能會更往印尼、新加坡等強硬派國家靠近,與東協整體立場趨於一致,或更為超越。

六、「皮塔狂潮」對「中泰一家親」恐怕不是好消息

  2022年底至今,非法中資在泰國的犯罪行為鬧得沸沸揚揚,許多證據顯示這些「灰色企業」可能與泰國政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尤其是軍方政黨。此在大選前已透過輿論發酵,威脅軍方政黨的威信與支持度,帕拉育總理甚至也被捲入中國大陸灰色企業醜聞。雖然帕拉育已公開承認警隊貪腐問題持續多年,承諾會認真整頓與改革,但這種表面宣示仍挽回不了逐漸下降的聲望。

  中國大陸與泰國政府近年常已「中泰一家親」自比,顯示雙方的親密關係。此可追溯至2014年軍事政變後,相較西方國家嚴厲批評,中國大陸不干涉泰國內政的做法贏得軍政府的青睞,雙方關係自2014年起快速升溫。事實上,中泰之間並無領土爭端,使泰國對中國大陸的安全威脅認知程度較低,並無與中國大陸正面對抗的理由,反而更多是著眼於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合作,將為泰國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

  美國方面,儘管泰國是美國在亞洲最古老的盟友,兩國自1933年起建立外交關係,但不可否認的,自2014年軍事政變後,因民主價值與戰略利益分歧,美泰關係係停滯不前。泰國是美國在東南亞唯二的軍事聯盟(另一為菲律賓),但在近年美國「印太戰略」下,泰國對美國的重要性似乎不如菲律賓甚或越南、新加坡、印尼來的更重要,美泰之間僅剩下「黃金眼鏡蛇」(Cobra Gold)年復一年的軍事演習,而未有再更進一步的舉措。

  在美中對立格局中,預期未來皮塔新政府下的泰國不會選邊站,但會從原則角度出發,從目前較友好中國大陸、疏離西方的立場再稍微調整至中間,或往西方靠攏,以符合其「價值觀外交」,亦曾表達欲改善與台灣的關係。因此,分析認為皮塔若順利成為總理,對中國大陸恐怕不會是好消息,「中泰一家親」雖會持續,但可能不會想往昔那般融洽。

  未來前進黨(前進黨前身)領袖他納通(Thanathorn Juangroongruangkit,亦譯塔納通)對前進黨的發展至關重要,包含外交政策。他納通於去年11月3日參加「奧斯陸自由論壇」時表示,「民主的泰國將保有平衡的外交政策,我們樂於和中國大陸合作,但不會對我們重視的價值有所妥協,這是軍政府不會做的事,因其相當服從中國大陸。」他也非常關注中國大陸在泰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尤其中國大陸輸出的威權模式恐損及泰國的民主發展,且泰國近年愈發靠攏中國大陸。

  在選前政策辯論上,前進黨副主席西里甘亞(Sirikanya Tansakun)認為,「泰國過於關注對中國大陸的貿易,而非開放與其他國家的貿易」。皮塔過去也曾批評並呼籲政府停止購買中國大陸製疫苗。然而,這不代表皮塔新政府會放棄對中國大陸的關係,根據前進黨官網,泰國願與中國大陸合作,以建設亞洲和平與經濟發展之目標。因此,皮塔新政府雖可能會提升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但經濟發展上仍會持續仰賴中國大陸,在大國衝突上則將保持中立。

七、或將改善與台灣的關係 尤其在政治發展、產業升級、婚姻平權


  相比於中國大陸,皮塔可能更傾向和台灣建立關係。他在選前接受台灣公視新聞專訪時表示,「期望效法台灣的政治發展模式,並曾與台積電代表討論過,盼能參考台灣模式調整產業結構(如發展晶片產業),若能順利執政,希望能為泰國和台灣建立更親近的關係。」他也讚賞台灣在婚姻平權方面是亞洲第一,此與前進黨欲推動同婚合法化的立場相一致。

  2020年2月起泰國各地掀起學運狂潮,為前進黨本次大選大勝埋下伏筆。「奶茶聯盟」(Milk Tea Alliance)也在學運過程中蔚為風行,顯示泰國、香港和台灣之間的跨國民主網絡已從原本的hashtag逐漸成為現實中的行動。因前進黨承襲泰國學運爭取民主的精神,在其「價值觀外交」傾向下,自然會強化與台灣的關係,因為前進黨與台灣擁有相同的民主價值認知。

  一般預期,無論最後總理選舉結果如何,台泰關係在各方面的實質合作應會持續進行,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轉變。不過細部來看,若由皮塔擔任總理,有可能會進一步強化與台灣的關係,且在泰國強化與西方國家(如美國)關係之過程中,台灣也可能因此受益。反之,若仍由軍方政黨或與軍方關係友好的政黨籌組新政府,則外交政策會延續過往,包含「中泰一家親」,同時台泰關係維持目前的民間交流。

  泰國過去是東協誕生地點,1967年8月8日東協在曼谷成立,反映泰國在該地區的領導地位,惟數年過後,泰國對東協的影響力似乎已不如往昔,遑論是對全球政治。此一國際地位下降的失落感,成為民主派政黨形塑外交政策的重要背景,未來泰國能否重振其地位與實力,將端視本次大選能否出現改革派的新政府,為外交政策迎來調整的新契機,如同前進黨揭示的「3Rs」外交政策,迎來復興、再平衡與重新校準,台泰關係在其中也將有更多的著力點。

  【全文請見 關鍵評論網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