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大陸針對美國宣稱《晶片法案》及《反通膨法案》符合WTO規範一說提出質疑,認為美國是利用氣候變遷議題,掩飾本身保護國內廠商之目的。中國大陸宣稱,美國以氣候變遷的名義,提供給國內企業巨額補貼,這對外國廠商而言是一種歧視性作法,乃是透過犧牲其他WTO會員國之手段,協助美國本土企業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亦是利用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綠色轉型,以及增強全球產業鏈韌性為名,推動保護主義手段。其主張,美方的做法違反WTO關於國家利益及最惠國待遇原則,將會影響全球貿易並使市場產生扭曲。
中國大陸在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委員會上,針對美國依據《晶片法案》和《反通膨法案》採取的補貼措施提出質疑。中國大陸認為,美國在電動車稅收抵免資格指南中規定的幾項條件,有圖利本國並歧視特定國家之疑慮,包含:(1)電動車的最終組裝必須在美國;(2)針對關鍵礦物的信用上,在電動車電池所使用的關鍵礦物,必須是由美國或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之夥伴提取及加工,或是由美國所回收;(3)關於對電池組件的信用上,電池組件必須要有一定比例是在美國組裝或製造;(4)2024年開始,符合條件的電動車不得包含國外廠商製造的電池組件,2025年開始,符合條件的電動車不得包含由國外廠商提取、加工或是回收的關鍵礦物。此外,中國大陸也對美國對於自由貿易協定之定義表示疑慮,緣於近期美國與日本簽訂的《美日關鍵礦產協定》,乃完全符合美國對於自由貿易協定之定義。
中國大陸進一步主張,美國此類措施已違背市場原則,影響當前國際貿易和投資秩序,打破原先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之布局,並阻礙技術進步以及新冠肺炎疫後的全球經濟復甦。其同時指出,美國此舉不僅損害其利益,也將造成美國及其盟友之利益損失;以韓國為例,在美國實施《晶片法案》後,韓國已經連續14個月呈現貿易逆差,而2023年4月的出口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下降了14.2%。實際上,中國大陸在2022年12月時,已針對美國晶片的出口管制措施,向WTO提出爭端訴訟。針對中國大陸在WTO上提出的質疑,美方表示,美國對於《晶片法案》及《反通膨法案》的實施,將會在符合WTO的規範下進行。
【由蔡心遠綜合報導,取材自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3年05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