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電子報 / 主題索引 / 國際經貿焦點 / RCEP

美國媒體關注RCEP簽署後對美國經貿政策之潛在影響

  東協10國與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等5國歷經8年的談判後,終於在今(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預計在2021年生效。雖然美國並非RCEP成員國,但近期美國國內媒體普遍關注RCEP簽署後對美國經貿政策之潛在影響。

  RCEP的簽署不僅能降低商品的關稅,減少海關程序的繁文縟節,並降低廠商在該地區開展業務的成本,增強亞洲供應鏈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更重要地,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路透社(Reuters)等新聞媒體指出,RCEP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貿協定,其意義不僅在於經濟意義,更具有地緣政治上意涵,促使亞洲更接近成為北美、歐盟的自由貿易區。

  其中,華盛頓郵報認為,由於美國放棄多邊主義,在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後採取激進的單邊貿易措施,包括任意對緊密貿易夥伴的商品加徵關稅,甚至違反WTO的規則,是促使RCEP成員加快談判進程的主因之一。對於亞太地區的國家而言,選擇維持市場開放以及維護規則為基礎的貿易體系,藉此抗衡美國持續升高貿易保護主義所帶來的衝突問題。在此一背景下,報導指出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方向也間接促成了相關國家加速推動RCEP的談判簽署工作。

  報導進一步援引歐巴馬政府時期的經貿政策進行比較,當時期美國政府曾將RCEP視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的競爭對手,但川普政府於2017年退出TPP之後,其他11個參與者(澳洲、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越南)繼續執行該協定,並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美國若不加入CPTPP或RCEP的任一方陣營,勢必讓美國在亞太地區和國際舞台上更顯孤立。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全球政策研究主席霍普維爾(Kristen Hopewell)近期撰文中提出另一個觀點,表示即RCEP之簽署可能促使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Joe Biden)思考美國是否該重新加入CPTPP。該文還指陳美國若重新加入CPTPP,不僅可強化其與亞太地區主要國家的同盟關係,若與盟友密切合作,更可共同對抗中國大陸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

  根據路透社報導,隨著拜登當選美國總統的情勢日漸明朗,拜登政府勢必優先處理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所重創的經濟困境。不過,近期美國輿論不乏有重新加入CPTPP的倡議,認為CPTPP是美國加強與亞太主要國家維繫政經關係之重要手段。

【由林士清綜合報導,取材自Washington Post,2020年11月17日;Reuters,2020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