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選單
中心簡介
中心介紹
中心成員
WTO/RTA
WTO基本介紹
RTA介紹(建置中)
我國入會歷史
我國洽簽RTA情形
研究評析
主題
WTOxRTA
供應鏈x科技變革
綠色經貿
新南向x印太
地區
美洲
歐洲
非洲
亞洲
資料庫
資料總匯
支援談判
經貿文件庫
關稅查詢
TBT資訊
WTO爭端
貿易障礙
服務貿易統計
CPC與W120對照表
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各期電子報
訂閱/取消電子報
主題索引
專欄
國際經貿焦點
影音/活動
活動成果
活動訊息
數位教育課程
媒體影音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電子報
/
主題索引
/
專欄
/
特別報導與其他
【轉載】解析中國大陸推動新型消費之意涵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大陸經濟)研究所 劉柏定 助研究員
2021/09/16
已被閱讀
1081
次
WTOepaper751
中國大陸在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肆虐全球而造成經濟緊縮,為了提振需求與促進就業,在去年9月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盼能結合數位經濟之推動,促進其國內消費升級進而蓬勃發展,朝向建立國內大循環的重大發展目標前進。本文從中國大陸近期發展之重點政策背景,解析推動新型消費之意涵,檢視其近來實際推動的方式,並探討其中可能之機會與限制因素,最後總結。
新型消費:結合數位發展與培養內需的政策體現
中國大陸在今年3月兩會後,正式發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由於這是在美中貿易戰以及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等背景下所發布的國家級重大戰略,因此特別受到關注。與其先前所揭示的經濟轉變戰略一致,《十四五規劃》共分十九篇,第四篇就談到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開篇即提到,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其後各章分別以「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等方向,論述如何加強內需市場的發展培育。因此,無論如何以新的循環等名詞包裝,其實主要重點就是要擴大國內需求,以避免因國際外部政經環境變化所導致之國際需求下降產生過大的衝擊。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第五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比較過去眾多五年規劃的篇章議題排序來衡量其重要性,此次是數位發展議題最靠前、最受到重視的一次,顯示數位發展議題在中共領導階層心中的地位不斷上升。該篇分別以「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等面向,闡述如何加快中國大陸全面經濟與社會向數位轉型深化的做法。
因此,從上述國內大循環或擴大內需政策,加上數位發展的政策背景,可以看出2020年9月發布《意見》的用意所在。所謂「新型消費」,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加深加快消費型態的數位化,透過數位化的努力來達成提振內需消費的目的。此一政策因此具有支持、落實上述兩大政策方向的作用。我們可以看到,在《意見》中提到的主要重點做法面向為:加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優化新型消費發展環境,以及加大新型消費政策支持力度等。後面三項基本上可以視為是輔助支持第一項的配套作法。因此,可仔細檢視第一項的三個執行方向,如下:進一步培育壯大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雙向提速、鼓勵企業依託新型消費拓展國際市場。可以看到,《意見》基本上就是要把經濟社會全面融入數位內涵,線上向線下延伸,線下儘快進行數位轉型。無接觸消費等所謂「新零售」模式,自然也是後疫情時代的重點推動方向。
值得特別提醒的是,在《十四五規劃》數位發展的重點當中,在相關發展論述之後,都會提及如何在「治理」的面向上也做出相應調整與變革,亦即在這些新的發展下,黨國對於這些新技術與新業態等之管控方式也會與時俱進,除了確實有必要之政府提升自身數位化治理能力以匹配民間發展之外,其實也反映了中共要持續在新形態的經濟與社會運作模式上,維持甚至精進其有效掌握社會全方面發展的意圖。
推動新型消費下之近期消費發展熱點
我們可由今年3月《十四五規劃》推出後,國家發改委等28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之《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一步觀察其落實推動新型消費的細節。《實施方案》的任務在於具體推動《意見》之內容,其開頭就提到,此方案對於「支持新型消費發展,對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全面促進消費、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和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更長遠地說,也是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順應消費升級趨勢,進一步培育新型消費,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實施方案》具體的執行細節規劃主要可分為24項執行方案,包括具體要發展的領域或做法共10項:培育壯大零售新業態、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深入發展數字文化和旅遊、有序發展線上教育、大力發展智能體育、加強商品供應鏈服務創新、暢通農產品流通管道、加強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以新技術促進新裝備新設備應用、推動車聯網和充電樁(站)布局應用等;以及比較屬於配套作法的14項:提升新型消費網絡節點布局建設水準、加強新職業新工種開發和培訓、維護新職業從業人員勞動保障權益、優化消費相關用地用能支持、強化財政支持、加強金融支持、引導社會資本融資、降低平臺交易和支付成本、完善法規制度、簡化優化證照辦理、優化監管服務、健全標準體系、深化統計監測等。
觀察以上實施細節,可以看到此一「新型消費」基本上就是以數位化、智慧化、網路化為手段,要重新改造傳統消費與生活領域的商業服務型態,並輔以各項所需之環境面、金融面、人力資源面、基礎建設與法規面的配套作法。涵蓋層面可說是非常廣泛,連較受管制之醫療、教育等領域都有很新穎的規劃方案,可見得中共推動新型消費的政策力度與廣度是非常大的。在改造傳統消費同時,同時也想解決部分的社會面問題,例如以此來發展體育、擴大農村銷售管道等。因此,在新型消費此一政策大旗號召下,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展開了促進與支持當地新型消費的各式措施與活動,以及推動相關綜合服務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解析新型消費推動下之機會與疑慮
一、中國大陸以數位化來促成國內大循環的發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國大陸當前所強調的國內大循環的發展,在消費層面,是以所謂建立促進新型消費的概念來新增或改造以往所缺乏的消費模式,進而催化整體國內消費水準向上提升。而所謂新型消費,大致上就是以數位化手段來重新改造傳統消費和生活面向的各種活動,希望能夠同時促成數位化轉型與建立新型消費的雙重目的,以利其長遠國內大循環經濟模式的建立。從《意見》到《實施方案》,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模式,具體並已在《實施方案》中指出更明確的發展領域、做法與配套措施等。因此,在對於此一議題之追蹤分析,應從數位發展的視角,確認新型消費的發展是否有做大蛋糕,還是只是換了吃蛋糕的人與方式?
二、資訊軟硬體以及新商業模式,將成為短期中國大陸經濟新商機,但其長期持續性有待觀察
中國大陸的產業政策往往是以補貼為主要手段。在新型消費政策的下達與執行下,從中央到地方已經興起一波「新型消費」補貼熱潮。具體領域已經在《實施方案》中大致勾勒:零售、醫療健康、文化旅遊、教育、體育、資訊商品與設備、農品物流、資訊建設、車聯網和充電樁等,以上領域只要注入資通訊軟硬體的內涵與資源,大概就是未來數年內中國大陸「新型消費」的投資熱點所在。對於臺商或是有機會銷售到中國大陸的臺企而言,這確實可能是一個新的政策商機,尤其是臺灣與臺商以資通訊硬體製造見長,軟體部分雖然較弱,但可以在當地尋求商業模式與軟體部份的合作夥伴,共同結盟經營新商機。
然而,這種短期由補貼速成的消費推動模式,是否能夠有長期持續效果,進而產生投資必要,則須再謹慎思考。畢竟,消費模式是人民生活的延伸,生活模式是來自於長期文化與社會傳統習慣的累積,即便數位科技與產品快速推進變化,但消費模式的轉變事實上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醞釀。因此,在商機的看待上,要以獲得政府補貼為主要切入點,但長期消費商機則需要繼續審慎觀察與投入經營。
三、新型消費政策拉動下的外商商機將受到美中對立與數位管控手段制約
對於中國大陸以外的臺外商企業而言,新型消費的商機則更需要考慮更多制約因素。包括在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背景發展下,所形成的國際與中國標準雙軌化的趨勢,可能會為在中國大陸投資之臺外商帶來額外成本。也就是說,經營中國大陸市場,並不是純粹另一個新的海外市場,而是需要重啟一套適應中國大陸環境的模式。其次,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大陸在數位發展相關政策方面,往往十分強調治理與管控層面的配合。由於數位系統具有資料共享流通的特性,未來臺外商企業在經營新型消費的內需市場時,可能會受到各級政府在資料方面更高程度之監控與管制。易言之,透過數位化所獲得的商機,其實也加快了廠商相關商業機密資料,在政府端受到關注與掌控的程度。以上這兩項因素都是在當地投資之臺外商所必須仔細思考的重要中國特色因素。
結語
中國內需概念,從最早期的先行者紅利,到後來的當地競爭加劇或依賴補貼,對於我國臺商或出口企業來說,既是吸引人的大餅,卻往往也是吃不著的肥肉。中國大陸以其經濟規模,近來要力圖提振內需,勢必又開始新一輪的補貼熱潮。但同時在新型消費以數位化帶動轉型的內涵下,對於我國及臺商生產之資通訊產品或服務,確實預期可能會有更高的需求。我們認為,若能正確理解這樣的特性,亦可審慎以適當方式參與這一波新的商機,但若要長期深入經營與投資,則有必要特別考量前述諸多中國特色之成本面與經營面的風險,保守以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