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性貿易障礙議題簡介

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有其一套技術性法規與產品標準。然而,紛雜的術性法規與產品標準卻造成生產商和出口商業務上不小的障礙。若是法規的制定標準不受限制,則易淪為保護主義的藉口。為此,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Agreement on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協定)致力於確保法規、標準、檢驗和驗證程序不會對貿易產生不必要的障礙。

 

技術性障礙協定指出,用來認定依貨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的程序必須是公平、公正的。該協定並不鼓勵任何會給予該國國內生產之貨品不公平優勢之方法。同時,該協定亦鼓勵各國承認他國的檢驗程序。如此,一貨品可在其原產國接受是否符合進口國標準之檢驗。

 

對生產商和出口商而言,獲得市場之最新標準的訊息有其必要性。因此,為易於掌握這些資料,WTO全體會員國應成立該國之技術性貿易障礙( Barriers to Trade, TBT)諮詢單位,提供相關事務之諮詢。

 

 

    一、技術性貿易障礙委員會

技術性貿易障礙委員會(Committee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係依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協定)13條規定所設置。該委員會視需要召開會議,但每年至少集會一次,俾使各會員就該協定之運作或促進該協定目標等相關事項有諮商之機會。該委員會在WTO協定生效後3年內,及嗣後每隔3年,檢討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包括有關透明化之協定)之運作及實施,必要時對該協定之權利及義務為調整之建議,並適時向貨品貿易理事會提交該協定之修訂建議。同時,不僅三年總檢討工作,該委員會亦應逐年檢討該協定之執行及運作情形。該委員會例次會議情形,均納入代號為G/TBT/M/*之會議紀錄中。

 

此外,依據技術性貿易障礙規定,為確保該協定之實行會員得就相關措施向通知委員會提交通知文就,該等措施爾後如有變更亦同。會員所提出之通知文件可分為以下四類:

>10.7條通知(代號為G/TBT/10.7/N/*)

>良好作業典範通知(代號為G/TBT/CS/N/*)

>TBT協定之執行與管理通知(代號為G/TBT/2/*)

>技術性貿易障礙通知(代號為G/TBT/N/MEMBER/*G/TBT/Notif.YEAR/*)

 

 

2010TBT委員會報告(G/L/940)期間, 委員會繼續探討從2009年第五次三年總檢討報告(G/TBT/26)所提出之未來工作項目執行情形(參見四、目前討論重點),並於201011月採認第15次「協定之履行與管理年度檢討」(The Fifteenth Annual Review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TBT AgreementG/TBT/28)以及第15次「擬訂、採行及適用標準之良好作業典範」年度檢討(The Eleventh Annual Review of the Code of Good Practice for the Preparation, Adop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andards

 

此外,TBT委員會在20107月及11月之會議中,分別賦予國際電信聯盟(ITU)以及非洲南部發展共同體(SADC)「暫時觀察員」(ad hoc observer) 之身分。此外,TBT委員會於20106月舉行了「第六次資訊交換程序之特別會議」(The Sixth Special Meeting on Procedure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並針對通知之良好作業經驗、電子資料庫、國家查詢點之運作,以及標準制訂透明化等議題,進行討論,相關意見見於G/TBT/M/51文件之附件一。

 

如前所述,依據TBT協定第15.4條規定,TBT委員會每三年需針對TBT協定之執行與未來發展進行總檢討。自從WTO成立後,已完成五次的「三年總檢討」(The Triennial Report)。最近的二次,分別於2006年與2009年完成。以TBT委員會在2006119日通過第四次三年總檢討報告(the Fourth Triennial Report)為例,該報告概述了委員會在過去十一年完成之工作,並訂立未來的議程/計劃工作。在本次三年總檢討中所考量的六個要點包含:

 

協定的履行與管理(Implement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Agreement

1995年開始, 各會員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關於確保TBT協定的履行與管理所採措施之聲明的義務。截至20105月為止共有117個會員國提出聲明,名單列表可參考文件G/TBT/GEN/1/Rev.9

 

良好法規實踐(Good Regulatory Practice

本次三年總檢討報告強調不同國家的規範者規範合作的重要,這是促進不同規範系統相互了解的一種方法。

 

符合性評估程序(Conformity Assessment Procedures

本報告考量多種符合性評估的方法,例如 SDoC和合格符合性評估機構之認證(accreditation to qualify conformity assessment bodies)等,也包含關於促進符合性評估結果之承認, 例如個別的研究、檢定和審視機構間透過自願的互相承認協定,甚至是經認證的機構(accreditation bodies)間區域性和多邊承認協定。

 

透明化(Transparency

本次總檢討報告包含了許多以改進委員會之透明化程序為目標的決議和建議。

 

技術援助(Technical Assistance

本次總檢討報告強調建立在以前對於增加透明化以確保技術上援助之流通的重要性。尤其該報告重申TBT委員會在200511月所採納的關於特定技術援助需求與回應之自願性通知形式(Format for the Voluntary Notification of Specific Technical Assistance Needs and Responses G/TBT/16)之重要性。此外,該報告也提到良好作業(good practice)的運用,對於加強技術上援助的效率和效果是必要的。同時會員適時的提供可預測而持續的技術上援助亦為重要事項。

 

特殊及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本次總檢討報告鼓勵會員告知委員會對於開發中會員國的特殊差別待遇,包括它們如何考慮到關於技術規章及符合性評估程序準備之特殊差別待遇條款的資訊。該報告也鼓勵開發中會員自行估計這種特殊差別待遇的效用和利益。

 

二、杜哈回合談判

技術性貿易障礙議題於杜哈部長會議中,係為有關執行檢討之部長決議文之議題。部長會議之指示事項有四:

1. 三年總檢討工作應繼續實行

2. TBT協定第2.12條規定,各會員應容許其技術性法規之公佈與迄施行之間,有一段合理期間,俾輸出會員(尤其是開發中國家會員)之生產者,有時間依輸入會員之要求,調整其產品或方法。部長會議決議該合理期間應為6個月

3. WTO秘書長應繼續致力於協助開發中國家會員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之工作,尤其是低度開發國家會員應優先輔助之

4. 會員應對低度開發國家提供適當之金融和技術援助,俾使低度開發國家會員建制新的技術性貿易障礙措施,有效處理該會員執行TBT協定時所面臨之困難

 

三、法源依據

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

 

四、目前討論重點

TBT委員會在20091113日通過第五次三年總檢討報告(G/TBT/26)。該報告概述了委員會在檢討期間完成之工作,並訂立未來的議程/計劃工作。

在本次三年總檢討中所考量的五個要點包含:

 

良好法規實踐

(a) 在國家層級的部分,委員會將根據各國經驗以及其他組織所進行的相關工作,編纂清單式的良好法規實踐。並列舉會員國執行的相關案例,包括如何使用RIA、效能式法規的採用、引用相關國際標準作為制定技術性法規與符合性評鑑程序之基礎以及在法規中如何引用標準的方法。

(b) 在評估規範需求的部分,委員會持續加強RIA議題的討論深度。

(c) 在會員國間規範合作的部分,委員會同意加強會員國就資訊交換方式提出意見,並舉行研討會深入討論該議題。

 

符合性評估程序

針對符合性評鑑之資訊交換,委員會將持續推動:

(a) 如何促進符合性評鑑程序結果之承認。

(b) 會員國針對其符合性評鑑程序選擇範圍的評估標準、分析方法及概念進行資訊交換。

(c) 思考建立「如何促進符合性評鑑程序結果承認的指引」

 

標準

(a) 關於國際標準,委員會鼓勵會員國參與國際標準之發展,並強調「TBT委員會關於發展國際標準原則之決議」。

(b) 關於私部門標準,委員會邀請會員國就第三次總檢討時的內容分享資訊,對於私部門標準可能造成不必要貿易障礙之問題,鼓勵會員國提出市場進入障礙相關案例分享。

 

透明化

(a) 委員會強調會員國履行通知義務的重要性,包括通知之格式、地方政府之技術性法規通知、提供評論期間以及評論意見之處理。

(b) 委員會持續分享履行通知義務之經驗,特別是在TBT資訊管理系統(TBT IMS)上公開的資訊分享方式。

 

技術援助

針對良好法規實踐、符合性評鑑、標準發展以及透明化等方面,會員國如認為有能力建構方面之需求,委員會鼓勵會員國使用「特殊技術協助需求與回應自願性通知」之格式,作為取得其他雙邊或區域性能力建構協助之補充性管道。

 

 

 

> 5. 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5.1   Confirms the approach to technical assistance being developed by the Committee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reflecting the results of the triennial review work in this area, and mandates this work to continue.

5.2   Subject to the conditions specified in paragraph 12 of Article 2 of the 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he phrase “reasonable interval” shall be understood to mean normally a period of not less than 6 months, except when this would be ineffective in fulfilling the legitimate objectives pursued.

5.3   (i)     Takes note of the actions taken to date by the Director-General to facilitate the increased participation of member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in the work of the releva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tting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his efforts to coordinate with these organization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identifying TBT-related technical assistance needs and how best to address them; and

(ii)    urges the Director-General to continue his cooperative efforts with these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including with a view to according priority to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least-developed countries and facilitating the provision of technical and financial assistance for this purpose.

5.4   (i)     Urges members to provide, to the extent possible, the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assistance necessary to enable least-developed countries to respond adequately to the introduction of any new TBT measures which may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their trade; and

(ii)    urges members to ensure that technical assistance is provided to least-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a view to responding to the special problems faced by them in implementing the 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 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概要

 

本協定係東京回合談判中所訂立之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之延伸與闡明。其目的是確保技術性談判、標準,以及檢驗和驗證之程序不會對貿易造成障礙。然而,該協定亦同時支持各國在適當的範圍內,對人類、動植物生命、健康和環境建立保護之機制,並且採取必要之措施確保予以保護。為此,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鼓勵各會員國採用適當的國際標準。不過,本協定並不主張會員國改變國內保護的標準以符合上述之國際標準。

 

本協定之特色在於包含了與產品特性相關之加工和製造方法。不僅擴大了符合性評估程序所含括的範圍,協定中的規範也更加明確。其中,對於地方政府機構和非政府機構的通知規範也較東京回合版本更為精確。此外,供私人企業或政府機構採用之良好作業規範則歸納在本協定之附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