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果真徹底落實他經常不離口的「關稅是字典中最美的詞彙,更是我的最愛」的論點,關稅火力四射。川普第一任主要目標針對中國大陸,此次則是針對所有國家,特別是包括台灣等美國主要逆差國家。而最近提出的對等關稅,殺傷力更強,對全球經貿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美國對台灣的對等關稅高達32%,屬於高稅率國家,相信對於國人而言,是出乎意料的高。
美國上一次實施全面附加關稅,可以回溯到1970年代,當時尼克森總統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10%附加關稅,但只實施數月即終止。不像川普這次有備而來,將關稅視為外貿政策的必備工具,而且還準備長期推動。
關稅促使產業回流
但損害已發生
川普深信憑藉關稅,就可以阻擋進口品於美國境外,根本不需要拜登時期需提供補貼來吸引企業回流。基於此,拜登時期美國兩主要補貼大法:補助電動車的通膨削減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以及補助半導體的晶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川普已經將其冷凍。
川普認為想要開拓美國市場就必須在美國生產。惟有回流美國,才能創造就業,使美國繼續偉大。川普也承認關稅可能會帶來一些痛苦,但這是使美國走向入黃金時代必須付出的代價。對於對等關稅造成全球股市崩盤,也以必須要吃藥回應,毫無改變意願。只不過在美國尚未偉大之前,已使全球經貿震盪不已。
順美者調降、逆美者加碼 與美談判困難度高
美國對於課徵10%及10%以上的對等關稅措施,分別在4月5日及9日生效。但與以往相同的是,川普將關稅視為談判的籌碼,所以在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中載明,若是貿易對手國可以提出具體改善貿易失衡措施,並有助於強化美國經濟及國家安全,對等關稅可以有調整的空間。
川普無視國際經貿規範橫加關稅,當然引起各國的不滿,不過根據行政命令若是對手國報復,美國也會加碼對等關稅還擊。有些國家忌憚美國影響力而隱忍不發。大國如中國大陸已經立即報復,歐盟也宣示必定會以牙還牙進行報復。全球又彷彿回到上個世紀1920年代美國帶頭提高關稅,而引發全球貿易戰的情境。
川普公布對等關稅之後,各國競相尋求與美國進行雙邊談判,台灣也不例外,在尚未正式啟動談判先釋出願意與美國進行「零對零」的關稅談判。
根據WTO資料,2023年台灣整體簡單平均關稅6.5%,較美國的3.3%,高出3.2個百分點,而美國準備對台灣加徵32%的對等關稅。台灣目前的意向是推動雙方都降為零。但美國的立場是對手國先提出改善貿易失衡措施,美國才有可能調整其對等關稅,美國並未提及會調整目前對外平均3.3 %的一般關稅。
另外美國也要求貿易對手國改善其他非關稅措施,做為調整對等關稅的條件。以台灣為例,美國對台灣關切的措施可歸納如下:
1:美國貿易代表署最近公布報告,列舉台灣的非關稅貿易措施,包括對稻米、基因改造食品、美豬、美牛,以及車輛的貿易壁壘、智慧財產權保護,以及健保制度透明化。
2:美國關心台灣的增值稅及貨物稅,影響美國出口利益。
3:近年來台灣持續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是美國密切觀察對象。
4:美國要求台灣增加採購,以改善貿易失衡。
綜合而言,台灣推動雙邊「零對零」,而美國則是要求台灣先降關稅,配合其他非關稅措施的改善,做為美方調降對等關稅的參考,還未觸及美國調降一般關稅,兩者存在很大落差,有待化解與突破。
另外,美國貿易逆差是川普計算對等關稅最大關鍵,所以在去年美國對台貿易逆差739億美元未縮減前,美國不太可能明顯調降對台灣的對等關稅,更不會去調整其一般關稅。
由多邊經貿體制
轉為以美國為軸心的架構
美國目前所推動的關稅措施,基本上都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範,但是WTO也無力約束美國。以目前世界各國爭相與美國諮商對等關稅,全球將形成以美國為軸心的經貿體制,美國的目的為削減貿易赤字,而各國調降關稅及其他市場開放措施,通常只針對美國,也違反WTO規範,再次嚴重侵蝕WTO的功能。
全球進入高貿易壁壘時代
除了對等關稅外,預期川普未來會以更多的理由,例如不當補貼、操縱匯率、不使用美元支付、損害美國勞工利益、將過剩產能產品出口,以及其他各種名目對各國加徵不同的懲罰關税,在部分國家還擊報復下,各國都廣築高關稅的貿易壁壘。
另外,在美國市場出口受阻下,各國會積極去拓展其他市場,以尋求產品其他出海口,競爭更為激烈,如反傾銷稅的貿易救濟措施使用頻率會增加,全球進入高貿易壁壘的時代,對於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挑戰更大。
作者: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
資料來源:ETtoday新聞雲 > 雲論 2025年04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