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研究成果 / 時事評論

台灣該怎麼跟川普談?連賢明:別想跟美國對做!重點不只稅率

對等關稅再怎麼不合理、不合邏輯,明擺在眼前的現實是,該如何應對?加緊與美國的協商勢在必行,該怎麼與川普政府談?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歸納了4大要點,與鄰近的日韓有類似的競爭基礎更是關鍵。

 

川普政府發布對等關稅已經兩天了,不論是關稅計算的公式多麼不合理(今天一個哈佛經濟學家已經出來說這個公式裡面的參數是錯的。高估了對等稅率大概四倍),很現實的就是台灣在32%這稅率應該是沒辦法更動。

 

雖然這稅率和去年AI出超很有關係,台灣高於日韓也的確不合理,只是事已至此,多抱怨也沒有太大用處。但川普也留下一個伏筆,對等關稅應該還有一個星期才會實施,中間的空檔就是給大家來談判,與其花時間抱怨美國對台灣不好,不如多想想怎麼談判來降低這稅率。

 

但台灣要怎麼和川普政府談判? 首先要先知道川普政府的底線在哪裡。

 

綜合川普上任後川普的財政部長和商業部長在不同地方的專訪,川普希望透過這個關稅來彌補下半年所得稅能延長減稅。根據估算,這減稅預估四年會造成高達二兆美元的赤字,也就是說,這次關稅除了希望刺激外國廠商到美國的投資外,實質上還希望能創造五千億左右的稅收。

 

若以美國去年三兆三千億的進口金額來看,這個關稅的平均稅率要到15%左右。這也解釋為什麼美國所目前公布的對等稅率,最低就是10%,許多貿易伙伴則給予2050%不等的稅率。

 

有幾個理由相信川普政府希望主要貿易伙伴稅率是20%左右。第一,川普上任後的的多次提高關稅時(鋼鋁,汽車產業等),多半都以25%作為基準。第二,這次的對等關稅中,最有可能和美國對幹的歐盟,所給予的稅率也是20%,第三,川普個人最鐵的盟邦以色列,所給予的對等稅率也是在17%

 

個人判斷川普對前二十大出超貿易國 (中國除外),心目中大概是以20%作為計算,所以台灣這次談判的稅率基準應該是將關稅降到2025% (日韓也在這個水準左右)。

 

其次,要怎麼和川普政府談判。個人覺得有幾個重點。

 

第一,台灣千萬不要想跟美國對做。台灣可以口頭抱怨關稅不合理,但千萬不要學中國提高美國產品關稅,也不要用半導體出口來威脅稅率。不論是經濟量體的大小,或對美順超的金額,乃至整體國家安全的需要,台灣都不足以和美國叫牌,特別是川普個性相當鮮明,好惡分明,有仇必報,亂喊價只會讓台灣更不利。

 

第二,已經有很多人指出,美國對台灣貿易有不少不滿的地方 (這個在美國的國家貿易評估內都有寫),像農產品,車輛關稅,服務業等部份,政府的確該想想利用這個時機點好好推進改革,看看那些可以利用這時間點來行動,後續也給想加入的CPTPP做好準備。

 

第三,除稅率外,重點應該在於關稅的豁免項目。過去在WTO下面,所有的電子產品因為有ITA條約的規範,所以進出口都免稅。也就是因為這理由,台灣輸美當中有75%的商品稅率為零。

 

川普在這次的對等關稅中,因為要求快上路,改以國家為單位來課稅。但以國家來課稅,要怎麼處理許多產品為中間財問題,這次的對等關稅命令中都沒有說明,僅說相關規定在五月前上路。這些細節會在關稅課徵後一一浮現。這類豁免項目對以電子零組件為出口導向的國家特別重要,而消費性電子產品也會是美國民眾感受最深的幾個地方(試想四月iPhone一隻漲100200美元,川普政府要怎麼自圓其說?)

 

可以建議政府把這些電子產品給予特殊待遇,就算不能豁免,也應該有較低的獨立稅率,這對台灣出口會有重大影響。

 

第四,對台灣而言,不要妄想因為美國對台灣友好,可以談成零關稅或最低關稅的待遇。重要是和其他鄰近國家有類似的競爭基礎,台灣日本韓國應該在相同稅率範圍,應該要跟川普政府說明,若台灣稅率單獨過高,讓台灣在國際競爭下很不利。對美國發展AI產業相當不利。畢竟台灣是美國在AI產業中硬體做重要的伙伴,對台灣課徵過高的稅率,只是墊高美國AI產業的成本,不利於美中在AI產業的競爭。

 

最後,在談判的時機上面,個人和外界看法並不同。許多學者都已建議川普個性好大喜功,喜歡萬國來朝,愈早談對台灣愈好。個人是覺得要早掛號,但不見得要早談判。

 

主要是這場關稅大戰才開始,幾個比較大的經濟體,中國加拿大都宣布提高美國產品關稅,後續歐盟澳洲(日本判斷是最後不會加入)很可能會加入,一旦這些大型經濟體加入關稅大戰,對川普政府的壓力不言可喻。目前美國股市已經下跌4000點,共和黨議員也放炮期中選舉會慘輸,還有一堆電子大廠應該對政府在沒有諮商下,就亂宣告對等關稅的情境相當不滿,後續的商界反彈可想而知(蘋果兩天就跌了三千億美元以上)。

 

另外,以目前川普政府的行政準備,一旦對等關稅四月上路,一定是亂七八糟,民怨大幅升高。個人建議政府積極去溝通,但不需要先把牌打出去,客觀環境對川普主導一切不見得那麼有利。

 

文—連賢明 

資料來源: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