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就任第47任美國總統,相較他的前次任期,這次顯然準備更充分且更有信心;只不過全世界都擔心準備愈充分,愈自滿的川普,對世界衝擊也愈大,川普新政將成為今年影響全球政經發展的最大變數。
川普認為全世界都虧欠美國,所以美國必須挺身而出,川普常以必須「修復每件事情」(fix everything )來形容此偉大的工程。美國貿易逆差須修復、就業外流須修復、投資不振須修復、貿易不公平須修復、高物價須修復、所得不均須修復、邊界不設防須修復、中國大陸擴張須修復,以及全球地緣政治衝突須修復。川普深信以美國一己之力,可使美國再創榮景而再返顛峰。但完全以美國為軸心的修復政策,非常具有侵略性;而且川普推出的措施,大多不須經過國會,而是以行政命令直接公布實施,通常是又急又快又猛,各國更是疲於應付。
在川普強大政策壓力下,各國都非常積極嘗試與川普溝通,川普就任前即宣稱已有超過百國的領導人與其接觸,藉此展現其個人魅力。但各國與川普先通氣的動機,不是因為川普的吸引力,也非向其「輸誠」,而是希望由川普所主張混沌不明的政策中,可以疏理出一些頭緒。
川普上任前也和習近平通話,川普表示對話具建設性且氣氛良好,也表達願意訪問大陸。雙方領導人將盡一切努力讓世界更加和平與安全,並聲稱中、美聯手可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但是另一方面,川普卻不斷宣稱美國將擴大對中國大陸制裁,大陸也不示弱進行報復;最近則是強烈反擊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對大陸進行無端的指控,美、中持續對抗,顯示出川普軟硬兼施,兩面操作的手法。
在川習對話中,一如以往中方再次提及台灣問題,並警示美國必須嚴肅看待。川普自認可以遏止國際紛爭,一如其主張可以終止俄烏戰爭,平息以巴交火;也自信可以駕馭對岸,防範兩岸擦槍走火。不過台灣也須全力滿足川普要求台灣增加軍事採購及國防支出,以及配合美國外交政策的要求。
台灣未來須因應川普高強度政策所衍生的影響。包括所有進口品加徵關稅,去年台灣對美國出口達1,114億美元,已占台灣出口23.4% ,高關稅會直接影響台灣對美國出口。而對中國大陸的加碼圍堵下,將引發台灣供應鏈的再次重組。另外,美國也會要求台灣高科技產業增加投資美國,以落實回流美國的政策。
而在台美經貿關係更加緊密下,伴隨將是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去年貿易順差已達649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早已引發川普的關切,降低台美貿易順差將成為重要焦點。雖然台美貿易順差約九成來自電子資訊產品,主要是滿足美國產業所需,並非消費性產品,台美產業呈現高度互補,而非競爭的關係;不過對於重視結果而非原因的川普,台灣未來仍須努力澄清。
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的擴大,也有可能會引起美國對台灣操縱匯率的質疑。台灣在去年仍被美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未來匯率走勢能反映經濟基本面,以避免被升級列入匯率操控國。
近年來台灣的產業、貿易及投資結構明顯由中國大陸轉向美國,產生版塊挪移的現象。雖然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但是美國川普新政的不確定性也隨之升高:因應川普時代新情勢,為台灣今年度最重要的工作。
作者: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
資料來源:2025-01-21/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