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年初啟動對我貿易壁壘調查,已成為國內產業關注及政治攻防的焦點。未來發展還有很多變數,我們要嚴肅以對,但無須過於焦慮。
針對我國對中2,000餘項產品的進口限制,中方商務部在今年4月宣布啟動貿易壁壘調查,並於8月記者會時口頭指出台灣措施有違反WTO「非歧視原則」及「普遍取消數量限制原則」之虞,但至今未公布書面的調查報告,僅在10月9日宣布將原訂10月12日的調查期限,延長至明年大選的前一天。
中方調查的依據是「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過去實務上曾區分初步調查或最終調查階段,但規則並未明定。不論商務部是否會分階段公布調查結果,依規則第34條「依照本規則作出的公告,應當載明重要的情況、事實、理由、依據、結果和結論等內容」,因而理論上商務部在台灣大選前公告調查結果時,應會載明具體結論與理由,但即便假設其認定貿易壁壘成立,卻未必會同時揭露後續可能的協商及制裁手段。
中方將調查延後至明年1月12日之舉,在各界預期之中,畢竟本次調查是以政治目的為主,不在於彌補中國大陸產業損害,因此維持調查懸而不決,才能極大化政治壓力。然而商務部僅在8月口頭表示初步認定我國違反WTO規則,其可能原因有二:一是在中國大陸經濟下行、外資流出的當下,中方還要評估本調查及祭出制裁手段的後座力及影響,二則可能仍在觀望台灣選情的變化。
首先本調查固然有順便宣洩中國大陸國內經濟不佳的產業壓力效果,但其整體經濟不佳,仍是根屬於與美國關係惡化、西方國家力倡「去風險化」及供應鏈多元化的背景。中方商務部「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月報」顯示,今年1至8月外資的增長率相較於2022年同期,已從負3.3%繼續衰退至負9.8%;按其他國際機構評估,9月外商直接投資更是同比下降超過30%。
固然習近平主席在10月「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指出「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擴大數字產品等市場准入,深化數字經濟等領域改革」,以安定外人投資信心,但另一方面從網路安全法、反間諜法,到各種國進民退的整治,又進一步削弱外資興趣。若對台灣最終祭出如報復性限制甚至終止ECFA,雖然目的是施壓台灣,但不可避免會更重挫台商及外商的信心。
至於觀察台灣選情變化,對岸當然是有意利用貿易壁壘調查的過程、結果甚或可能的制裁,來增加國內選舉的變數。特別是在野聯盟的整合發展,也可能是觀察指標之一。
事實上,在法言法,國台辦指摘台灣加入WTO後,應解除對中國大陸相關貿易限制,然而否決兩岸問題在WTO架構下尋求解決的始作俑者,也是北京。兩岸入會後,對岸堅稱兩岸經貿是中國內部事務,應在「一中原則」下諮商解決,「不必透過WTO」,甚至如WTO規定的反傾銷調查之事前通知,其刻意不用WTO官方語言而是用簡體中文通知我國。
因為北京的主張,導致雙方無法在WTO架構下建立協商對話管道,才是本案無法解決的根本原因。事實上,台灣加入WTO超過20年來,一向嚴格自我要求落實WTO義務,並願意透過協商解決爭議,因而從未在WTO被其他會員提出告訴。
本案並不複雜,只是不知北京何時及如何出手。最佳的解決方案不是等待對岸出手,而是全力加速產業的市場分散、產品多元化、海外品牌區隔與行銷、符合檢驗認證等工程,並由政府提出更多具體的支持措施,讓產業無後顧之憂,才能極小化本案的衝擊,也是避免未來遭受來自任何國家經濟脅迫的唯一方法。
作 者:顏慧欣/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A4版/焦點/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