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8年年初發布的對台31項措施後,中國前日(11月4日)再度發布「對台26條措施」。措施內容中一半是針對台灣企業的開放,使台灣企業和大陸企業享有同等待遇。另一半則是提供台灣民眾在大陸的學習、工作、生活上有更好的環境,保障其合法的權益。
關鍵技術流失風險
中國大陸此時推出「對台26條措施」,推敲其背後原因包括:
第一,美中貿易戰後,中國擔心台商自大陸大舉撤離,除安撫台商、穩定投資信心外,也希望鼓勵台灣企業前往投資,填補廠商撤離的缺口。當然,在美中貿易交戰時,美國對大陸高科技的抵制下,台灣在半導體、科技業上的優勢,對大陸也有備料、提供關鍵零組件等及時雨的功能。第二,落實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即所謂的「習五條」)中揭示了加強兩岸融合發展的目標。在不受台灣選舉、政局的干擾下,以既定的步伐推動對台灣統戰的進程,並爭取台灣企業、民眾的好感。
大體而言,「對台26條措施」對台灣企業與民眾的好處包括:其一,營造對台灣企業有利的投資環境,保障台灣人民在兩岸交流上的權益。其二,台灣企業參與重大技術與5G技術研發,除在技術規格上有先行優勢外,也可以爭取代工、軟體應用服務上的商機,有利台灣企業的升級轉型。
不過,兩岸的融合也會帶來不少的風險:其一,前往大陸投資,面臨關鍵技術流失的風險。其二,積極參與大陸的科技投資,在美中貿易戰可能面臨紅色╱非紅供應鏈的選邊站,一旦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恐有遭受抵制的風險。其三,大陸以市場換取技術的策略下,和大陸企業更深層次的合作,台灣的科技產業在中長期將喪失競爭力,陷入短多長空的困境。
其四,大陸目前企業負債高、企業攀升的倒閉風潮,加上資金流動性不足,金融經營風險極大,前往大陸投資金融相關行業,風險遽增。其五,前往大陸求學、就業,尤其在科技產業、金融科技領域上,可能面臨美國管制,未來不易再到歐美國家發展,必須注意。
對政府而言,大陸對台灣的融合發展、統戰策略,未來必將層出不窮,除消極的抵制外,也應有更積極的長線戰略,才能避免人才、產業的流失與空洞化。
投資美國帶回技術
我們認為,政府現階段應採取的中長線戰略包括:
第一,善用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回流、美國企業積極投資台灣的契機,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的研發重鎮、高階製造中心,塑造一個有利高科技發展的產業環境,才能留住企業。
第二,利用美國抵制大陸企業的科技授權、投資之際,發展鏈結美國在AI、5G、大數據上的生態鏈,積極投資美國,帶回美國的技術、商業模式。如此,台灣才能在數位經濟時代保持競爭優勢,為高階人才創造更多就業的空間。
第三,加強鬆綁、產業化高階服務業,將台商回流、海外匯回資金導入現代化服務業,使台灣服務業得以現代化商業模式全面脫胎換骨,並創造高階就業機會,降低人才流失的疑慮。
第四,推動台灣成為美國再工業化的策略夥伴。美國川普總統大力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再工業化。不過,美國過去20年來放棄了不少製造業,製造業回流有其事實上的困難。反之,台灣在中國、東協各擁有幾十萬家的台商。在供應鏈、零組件、材料的取得上相當有優勢,和美國企業合作,一方面協助美國再工業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台灣的傳統產業創造不少商機,將是一個雙贏的策略。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