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會議期間,美中就貿易戰達成協議,美國暫停對中國進口品加徵關稅90天;因為本波美中貿易戰讓全球產品供應鏈觀望,影響產業供應鏈,影響整體景氣復甦。表面上美國對中國大陸釋放善意,包括讓台灣蘋果供應鏈及很多產業都鬆口氣,看似有轉圜的訊息。
據中經院最新公布的11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 ,主因就是占台灣製造業權值一半的電子光學元件,訂單能見度不足,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很大,指數走向緊縮。因此,美中貿易戰看似走向緩和,訂單能見度上升,對台灣相關產業供應鏈是利多。
值得注意的是,貿易戰只暫緩90天,期間將會遇到美國的耶誕節、 新曆年、中國農曆春節,本來就是訂單空窗期,是休養生息的時機。因此可以解讀成,美國釋放出一些信息,給中國思索如何談判;但終究還是要有徹底解決的協議,否則光是釋放善意,恐怕還不足以解決兩國之間的貿易爭端。
美國其實對中國的要求,不僅只於貿易問題,還有科技業的智財權、軍事爭端、持有美元,甚至兩國在全球經濟主導權,包括5G的主導權、將來的產業標準。所以,短期內矛盾不容易化解,本次只是釋放短期利多,長期矛盾還在。
美國要求中國減少出口補貼,取消對國營企業補貼,這都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要求的東西,大陸短期內不容易做到。但美國先釋出善意,將來萬一中國不能改革,引發貿易戰之罪也不在美國。
川普一直不斷拋出新訊息,也因川普認為他一定會在2020年連任,且目前連任機率還不小,利用中國這個經濟議題,是川普政治上很好的提款機,因此短期內(到2020年之前),貿易戰不會結束,會一直打到川普順利連任為止。
至於中國大陸為何接受,因其內部情況也很緊張,包括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資金面包括打擊地下銀行、P2P平台貸款事件、已讓其內部資金緊峭,貿易戰又加劇了資金問題,所以大陸經濟情況不是特別好,已從製造業影響服務業,甚至衝擊內需、金融、房地產相關。中國如若兩邊作戰,對其是相對不利,美國若給中國台階下,中國當然也樂於配合。
當然,習近平剛剛也解除了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習也不能示弱;雙方都有台階下,也符合雙方利益。
長期矛盾,包括美國要求中國減少出口補貼、國企補貼,大陸能否做到?而且這還關係到美中雙方的霸權爭奪戰。短期貿易協議能解決中長期矛盾,恐怕還要進一步觀察。對台灣廠商而言,不確定因素仍很高,廠商還是要及早規畫;若只課徵10%的關稅,廠商或許還可有空間做些調整,例如轉嫁生產成本、供應鏈調整等;但若關稅上升到25%,因成本太高,無法轉嫁,勢必要進行生產線移動。
長期而言,川普是想要改變中國的行為、商業模式,恐怕他要長期抗戰準備,25%關稅恐怕很難避免,廠商要及早因應。除非美國制裁中國,反而造成美國國內物價上漲,以致美國要升息因應,美國經濟下挫,川普才會調整其戰略。
對台廠而言,若美中貿易戰持續,台商海外布局會因美中貿易戰惡化,讓台灣、乃至全球經濟重挫。因為台灣太倚靠出口,在出口萎縮時,如何擴大內需,用內需Hold住台灣經濟熱度就很重要,包括政府政策鬆綁、產業結構調整、提高附加價值,投資節能減碳設備可以享投資抵減,強化觀光、零售、祭出政府刺激政策等,都是讓內需維持熱度來平緩可能出口受阻而造成的經濟景氣下滑。
本文由中經院代理院長王健全口述
資料來源:2018-12-04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