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資料庫 / 檔案櫃 / 活動成果

【國際交流】「2019年經濟自由度報告-深化臺美經貿關係暨臺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研討會



【場次一】「2019經濟自由度報告」記者會

主講者:傳統基金會貿易暨經濟中心主任 Terry Miller

  我們將探討用什麼來衡量經濟自由度,為什麼經濟自由度對我們和世界是重要的。我們觀察12項指標,包含政府政策及全球環境實際狀況等,並把指標分成4類;當然會有國家在某領域表現極佳,在其他領域表現不太好。本報告發現,開發中國家的政府制度分數,可以預測經濟表現;若無法治,則經濟表現可能不太好,好的法治可以為經濟活動提供基本安全保障。先進國家中,政府規模(government size)與經濟成長有正相關。我們自1995年開始評估經濟自由度,這已是第25期,可以看到經濟自由度如何在全球茂盛發展。臺灣的經濟自由度有極大成長,此係值得慶賀。

  為何經濟自由重要?經濟自由度和人均收入,有很大關係。經濟自由的國家,傾向有較高的人均收入自由。自由經濟體人均收入,是不自由經濟體的8倍。經濟自由增加,可能有較高經濟成長率。經濟自由度與社會福祉、健康狀態、教育制度、環境保護有關。經濟較自由,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標較高。這幾年隨著經濟自由度成長,全球貧窮人口已下降2/3。

  今(2019)年排名最高自由經濟體,依序是香港、新加坡、紐西蘭、瑞士、澳洲,亞太地區非常有活力,愛爾蘭第6名。臺灣第10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臺灣今年分數77.3分是歷來最好表現,距離真正自由經濟體80分不遠。Terry Miller主任又說道,各區域的冠軍分別是香港、阿聯,非洲沙漠以南是模里西斯、盧安達表現也很好,美洲地區表現最好是加拿大。美國今年12名,在前20名且目標是趕上臺灣。倒數20名包含委內瑞拉。其曾經是美洲最繁榮國家之一,一開始經濟自由度排名60多分到現在25分。國家排名可能上升或下降。要提高經濟自由度的方法,包含紀律及自由市場等。

主講者:傳統基金會貿易暨經濟中心資深政策分析師 Anthony Kim

  在場聽眾到此,原因有二,其一乃在乎經濟自由及臺灣。我們同樣在乎這兩點,所以於此探討經濟自由度,並且慶祝臺灣的表現。臺灣在今年得77.3分,是臺灣有史以來最高,比俄羅斯及德國等大國表現突出。臺灣整體表現,不論是法制、財政健全、政府功能與支出、智慧財產權、貨幣政策及開放市場上,表現皆相當良好。

  比較臺灣及中國大陸。臺灣名列第10名,中國大陸名列第100名,差20分。臺灣及中國大陸北京的經濟活絡,在中國大陸內陸則未必。我們分析的所有資料,可在網站查詢(www.heritage.org/index)。

  2015年臺灣排名第14名,當時的問題是臺灣如何改革才能進入前10名,我們提到勞動政策。去年臺灣勞動政策改革,所以勞動分數上升。未來臺灣要提高分數,則須在經濟自由、金融自由更上一層:如果有人想在臺灣創業,卻創業失敗,則需有退場機制(如:破產法)。同時,金融自由及銀行產業,與給中小企業授信也應該改變。希望下次再到臺灣,臺灣可以成為指數前5名。此外,2019年是臺灣關係法第40年,表示臺灣和美國有堅定的關係,同時期盼臺灣能表現更好。

【問答時間】

問題一:臺灣政府能力的分數下降,造成下降的原因為何?

  Terry Miller主任回答:分數下降幅度非常少,臺灣政府能力分數調查仰賴公民態度,並非我們對於臺灣政府廉能的看法。分數些微變化,非統計顯著。

  Anthony Kim分析師回答:我們不是判斷臺灣政府廉能而是仰賴公開調查資料。資料顯現綠色,是超過全球平均,表示臺灣有一定程度的透明度及政府能力。

問題二:您比較中國大陸與臺灣,然全球第1名是一國兩制的香港,該如何比較中、港、臺。

  Terry Miller主任回答:我們感到非常驕傲,在極度有政治挑戰的情況之下,香港仍能保持經濟自主及自由,這應歸功於香港政府及人民。到目前為止,就我觀察,香港一國兩制維持的相當好。香港跟臺灣是民主的,但中國大陸不是。

  Anthony Kim分析師補充:顯然的,香港第1名很好,臺灣第10名;中國大陸則位居第100名,我只是重複,但你們知道我的用意。

問題三:西歐經濟排名好但卻收入分配不平均,對此,請問您有何評論及有無對策。

  Terry Miller主任回答:這是我最愛的問題之一。恭喜瑞士表現非常好。經濟分配平均是經濟議題,我們會參考吉尼係數,我們不測量絕對值,反而是相對值。不論國家收入高或低,仍有20%人是最低收入的。我們擔心高度財富來自政府政策,我有點擔心當企業或個人及政府用有點合法而貪腐的方式,用政府權力來改變社會福祉或不平均,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在自由經濟市場制度,個人藉由提供良好的產品或服務以提高收入。比如比爾蓋茲的個人電腦,使我們可以享受它帶來的便利性;如果有人可以使個人及社會享有這樣的繁榮,我認為他有那樣的收入是適宜的。以前有段時間傾向由政府強迫,收入過低,社會裡的新意見、新機會、新服務減少。在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看到人民收入降低,這是個嚴重的問題。

  Anthony Kim分析師補充:北韓的人民是平等地位,是控制性社會主義國家。即使如此,我們仍希望過經濟成長的生活。舉例而言,有誰知道2018年臺灣失業率是3.7%、18年來最低,為什麼失業率從過去5%降至現在的3%,此係因為經濟自由、稅制、勞動力改革。故,經濟自由扮演著重要角色!即使在美國失業率3.8%,雖比臺灣高一點,但卻是美國50年來最低,這是來自經濟自由的奇妙力量。

【場次二】深化臺美經貿關係暨我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之前景與契機

特別致詞:傳統基金會創辦人 Edwin J. Feulner

  謝謝你們!多年前我有機會造訪臺灣,並與中華經濟研究院結交朋友,很榮幸可以再次回到這裡,與在座各位探討經濟自由及我們將往何處發展。

  即便全球不景氣,臺灣的經濟表現卻是25年來最好,2019年臺灣排名來到第10名,在此,我向臺灣傑出的表現致敬。過去40年來,美國跟臺灣的外交關係已經改變;美國對臺灣的承諾,反映在1979年的《臺灣關係法》,2019年更是臺灣關係法邁入第40週年。為了防止中國大陸進犯、保障經濟自由及臺灣人權,今日臺灣關係法的精神仍與1979年簽訂時一樣。我們在臺灣的朋友,為中小企業準備好了經濟繁榮的基礎,透過受良好教育的人民、創業家、企業領袖、政策制定者,臺灣中小企業得以適應全球快速的環境變遷。臺灣證明了經濟自由所帶來的經濟繁榮,即使對於資源有限的小島亦同。

  我們藉此機會一起探討如何再次打開及維持臺灣與美國的關係。臺灣的經濟成長,引人注目;臺灣的民主轉型更是。我們看到臺灣從一黨專政,轉變為有活力且激烈競爭的多黨政治。這樣的競爭不僅在經濟上,在政治上亦是如此。臺灣的自由民主是勝利的,其改變臺灣跟北京之間的關係,亦包含臺灣與華府關係。多年前曾有人告訴我,自由開放民主不可能存在華人社會,但臺灣卻展現了自由人可以在華人社會所成就的,難怪有人說,自由民主及儒家思想是不一致。你們證實了,穩定是因為自由,以及言論自由、創業家精神、繁榮與安全感。

  對美國利益而言,需要採取行動。我們曾認為,中國大陸加入WTO將促使其遵守國際規範。但是我們都看到中國大陸並沒有完全遵守規範,比如尖端科技技術移轉。我向各位建議,閱讀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於2018年10月4日的發言,其中詳述川普(Donald Trump)的對中政策。對此,我個人樂觀看待,相信中美可以有所進展,但切記不要低估川普政府、華府兩黨領袖及國會議員的決心。

  美國要維持與臺灣的安全關係,在當今特別重要。我們期待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可以在國際社會及國際組織上支持臺灣,使臺灣人民能夠在國際社會表達意見,且美國能持續督促此現象發生。今日我聚焦於有關臺灣的重要議題;我在美國請求政策制定者依據《臺灣關係法》幫助臺灣,在國際組織中要求中國大陸遵守國際規範。我們相信倘若美國及臺灣有更良好的貿易關係,將對美國及臺灣有更大的幫助,因此我們認為最有效方法係藉由遊說簽定美國與臺灣的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結論是,我們應思考我們從何而來,從過去學到什麼,開始討論及找尋對策。如此一來,臺灣跟美國的夥伴關係,可以成為改變美國政治上的更重要角色,可提升我們的未來,及提供臺灣人民更好的生活。

【與談時間】

主持人:中經院WTO及RTA中心 李淳 副執行長

  2019年是《臺灣關係法》第40週年,亦是與美國簽定FTA最有契機的一年,12年前在我加入中華經濟研究院時,第一個任務就是協助完成臺美FTA,當然這其中需面臨許多挑戰。這個場次的目的即是希望能夠聽到更多的洞見,我們也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領袖,非常高興這幾位貴賓能夠前來與會。

與談人:臺北市美國商會 William Foreman 執行長

  近期於經商環境的調查中發現,旗下500個企業會員對於經商信心具逐年下降的趨勢,2018年約下降10%,相較於2017年,尚有53%的會員對於臺灣的前景具相當程度的信心,如今企業對於臺灣的經濟前景並不看好。進一步討論其中造成信心下降的因素,排名第一的即是美中貿易戰;第二為中國大陸造成的經商壓力;第三則是「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認為能夠有些解決之道,如同支持簽定臺美FTA或租稅協定,企業會員亦認為將對其有所助益,故,這也將成為我們於華盛頓極力推行的政策訴求之一。

  最後,詢問這些會員認為在臺灣的最佳商務機會為何,大部分會員希望能夠提供創新的商品及服務,臺灣即是其理想中的商務環境,故大力支持目前臺灣政府的「5+2政策」,更進一步鼓勵創新。舉例而言:過去一年中,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皆在臺灣開設研發中心,麥肯錫亦在此設立以「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研發為主的基地。因此,臺灣未來於創新方面的發展令人期待。

與談人: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賴怡忠 執行長

  臺灣在過去20年有很大的進步,這是大家都樂於看見的,我們也能在此觀察到以下幾點:

  首先,香港在20年前早就是經濟自由度的領先者,至今香港仍處於第1名。這期間香港同時面臨政治方面的改變,亦令人察覺經濟自由度與政治自由度錯綜複雜的關係。雖兩者不一定相互影響,然政治情勢會隨著經濟形勢而改變,故對臺灣而言,20年來香港的發展可以作為正面例子,其代表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可以同時並進。我們很樂見臺灣的經濟自由度可以領先美國,今年也是《臺灣關係法》40周年,綜觀這40年間的經濟及政治發展趨勢,在《臺灣關係法》的保護傘下,臺灣內部的改革俾利兩岸關係或其他各層面的良好進展。

  第二,在區域經濟整合面,臺灣期盼加入區域經濟整合,臺美FTA是我們想要促成的,然有些成長的動能或趨勢也許能進一步加強,比如:豬肉及牛肉的議題希望可以盡早解決,同時臺日之間的關係希冀能有更具智慧的解決方案,尤其在輔導核災食品進口的爭議上。

  臺灣在新的經濟情勢中,如新科技或新智慧的趨勢下,我們的社會如何跟著科技進步而進步,尤其當面對中美貿易戰時,中國大陸施加的壓力很容易使各國將其轉嫁在臺灣上,此亦臺灣需要面對且持續觀察的議題之一。

主持人: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 李淳 副執行長

  臺灣的政府面對多挑戰,經濟自由度方面的關鍵應為如何將自由經濟轉化為人民及企業共享且有感的利益。今年的研究結果與商界的實質感受有所出入,商界認為在實際經商時,仍然受到許多限制及法規造成的不便,導致企業擴張被束縛。當然臺灣在經濟自由度能躍升到全球第10名是令人驕傲的;然而,政府及人民尚有努力空間,需要將經濟自由實際化為人民有感的利益。是故,臺灣不應自滿而停滯不前,反而需要繼續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

與談人:臺北市美國商會 William Foreman 執行長

  美國商會每一年針對其下超過1,000個會員的跨國企業高階經理人之調查報告,根據研究結果指出,各跨國企業的高階經理人對於臺灣未來一年的經濟前景比2018年明顯缺乏信心,僅有45.8%的受訪者對於臺灣未來的經濟前景有信心,然這項結果較去年又下降約10%。在該份調查結果有指出,造成企業的領導者對於臺灣經濟前景憂慮有三大因素,包含:美中貿易戰、中國大陸對於臺灣的經濟壓力,以及美國的貿易政策;其中尤以美中貿易戰對於臺灣影響最劇。

  然而,美國商會的調查中也發現,有53%的企業高階經理人對於臺灣未來3年的經濟發展前景仍然持著一定程度的信心,我們的會員也認為美國正透過某種形式展現試圖改變世界的決心。此外,報告中受訪的經理人也表示支持臺灣和美國簽署雙邊貿易(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雙邊投資(bilateral investment agreement)或雙重課稅(double taxation agreement)等協定。

  報告中最後一個重要的結果,在詢問會員認為在臺灣未來業務主要成長機會是什麼,大多數的受訪者表示臺灣的產品與服務創新將是主要的成長來源,過去像是Google或是Microsoft都有在臺灣設立創新或研究中心的例子,因此跨國企業對於臺灣的政府在支持創新和環境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與談人: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賴怡忠執行長

  我20年前造訪華盛頓時首次得知經濟自由度指數,臺灣過去20年的經濟發展是有所進步。當談論到經濟自由度指數時,我想到香港過去20年來都一直是在排行榜上的冠軍。但我們都知道香港目前在政治發展上的轉變,因此我們可以了解政治自由度和經濟自由度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有時候經濟的自由不必然需要政治上的自由。臺灣過去20年來在政治和經濟自由同時的發展,有些人覺得已經變得很自由,但是可能衍生一個問題,我們是否變得過於自由,變得只在意經濟能夠有顯著的成長。

  經濟自由度指數對於臺灣的意義是美國不再是「美國第一」,不然美國排名在前3或前4名是相當容易的事情,因此這樣子的勝利是令人滿意的,代表著傳統基金會不像某些國家機構,在計算經濟指標時會私心偏好自己的國家排名。

  今年是《臺灣關係法》40週年,該法旨在為臺灣的國家、政治和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外在的保護傘作用,《臺灣關係法》的貢獻遠遠超過經濟成長,以及臺灣與美國之間的關係。本次論壇不僅僅著重經濟上的自由,更與區域經濟整合有關,臺灣也希望能夠成為區域經濟的一份子。在討論到日本的福島核災食品議題上,臺灣必須尋找出有智慧的解決方式,將來與日本之間的經濟整合及發展就有可能再往前推進一步。最後,臺灣也必須注意新的經濟情勢,例如新興科技和社會發展等相關議題,特別在美國和中國大陸進行貿易戰的時候,中國大陸所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亦會對臺灣造成影響。

與談人:傳統基金會貿易暨經濟中心主任 Terry Miller

  關於美國商會的調查結果,報告中指出高階經理人對於臺灣經濟的不確定性,我認為是因為我們已經度過了2~3年所謂的經濟安逸階段(complacency),這個階段也形成國際經濟之間的制度。但毫無疑問地,川普政府上臺已經撼動當前的經濟體系。

  與會人士可以注意到美國政府截至目前為止和其他國際上主要貿易夥伴的協商結果漸漸有一些成功的結論,像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雖然在協商的過程有一些雜音與憂慮,但我們也漸漸開始可以看到目前美國政府在協商的運作模式。針對和中國大陸的談判,我想我們已經看到川普政府如何運作他想要追求的結果。過去美國面對中國大陸所無法接受的行為時,可能是以安逸的方式對待,現在美國開始改變對中國大陸的作法。我希望大家先暫時保持樂觀的態度,靜待2月美國和中國大陸間的貿易談判,我也希望看到最後會有最好的結果。

  關於賴怡忠執行長前面談論到關於經濟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議題。經濟自由其實就是社會上的權力分散,其賦予權力予一般民眾,不希望有寡占的情形發生。經濟自由讓一般民眾在經濟交易上得以成功,能夠自己決定經濟上的行動並且供應給家戶。當透過每一個體擴散此權力至整個社會的時候,這個過程也同時代表被賦予政治上的權力,這是我們在世界各國所看到的過程。我期盼未來某個時間點,該過程也將出現在中國大陸;至少理論上來說應是如此,只要有經濟自由即能賦予中產階級權力,亦會開始注重人權與民主發展,這也是這個過程中將會牽涉到的議題。

【問答時間】

問題一:是否有可能於下屆總統大選前排除臺美之間的貿易障礙,例如牛肉及豬肉之議題?第二,美國長期以來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但在美國已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的情況下,美國將如何協助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

Terry Miller主任:

  雖然部分貿易協定無法十全十美,但仍可使簽署國家受惠,若在貿易協定架構下僅聚焦於單一議題,則容易成為貿易障礙,且牛肉與豬肉的問題目前已經在進行談判。另外,以美國的角度,希望臺灣政府所能扮演的角色為教育人民,讓人民了解貿易自由化帶來的益處。

  關於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問題,由於臺灣的知識以及技術專業長期對國際組織提供貢獻,故美國對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皆抱持支持的態度。而在CPTPP議題方面,雖然美國退出TPP,但仍存在於國際貿易社會中,且持續與CPTPP的成員進行穩固的雙邊或多邊貿易關係,並期許與其他夥伴的貿易關係更自由化。TPP雖非完善的協定,但對貿易自由化仍有一定貢獻,故對其他成員而言,可以把CPTPP內容做為基礎,將貿易更向自由化邁進。當然,臺灣也應該要參與這樣的進程。

賴怡忠執行長、李淳副執行長補充:

  以臺美FTA的角度來看豬肉及牛肉議題,豬肉則相對難解,加上近來非洲豬瘟的流行,對臺灣又增添了挑戰性,但總統應該要在目前的任期內解決上述問題。然而,臺灣的問題仍需由臺灣自行解決,例如牛肉及豬肉的問題應該尋求科學方法來解決,並非將其訴諸為政治議題。目前臺灣內部應先達成共識,再著手尋找解決方法。

Foreman執行長、Feulner創辦人補充:

  美國商會希望今年與臺灣能有實質成果,但由於總統大選之故,故重要事項須在今年5月前完成,且未來仍希望與臺灣進行持續性的討論。且以美國與瑞士貿易議題為例,雙方對於某些議題上難達成共識,雖然希望協定是全面性的,但先將討論重點放在其他大部分可共同合作的項目上,並努力推動執行。

問題二:身為美國商會一員,很高興了解雖然目前國際社會面臨許多不穩定,但來賓仍抱持正面態度,故想請問是否可以對未來可進步事項提供建議?

Feulner創辦人:

  進行報告時,應該專注於目標議題上而非以分散的方式進行;另外,與國會會員進行報告時,應採正面態度說明雙邊貿易如何受益於會員。

Miller主任、Kim分析師補充:

  美中貿易爭議提供了進步的機會,美國希望中國大陸能進行對法制、國營企業控制、經濟自由化、開放金融體系等改變。這些基礎的改革不但可以受益中國大陸人民,也可以創造下一波的中國大陸經濟成長,一個政府若只想維持權力,對人民就非最好的狀況。況且美國與中國大陸目前並非追求簽署FTA,因為任何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應出於自願,且須有明確的目標。

  以美國與臺灣而言,美國有印太策略,臺灣有新南向政策,故臺灣可以成為美國印太策略中的夥伴,雙方加強這方面的合作。另外一點,美國商會如同使者,藉由蒐集情資來執行策略了解現況,故與華府官員討論時,可以由下而上的討論來訂定雙方同意之雙邊協定。

Foreman執行長、Kim分析師、李淳副執行長補充:

  美國商會非常支持FTA的簽署,此外,傳統基金會不斷想要促進臺美經濟領導人對相關議題進行討論,雙方以平等且高層級的規模交換意見。另外,最近不斷有臺灣政治人士造訪美國之新聞,亦可視為臺美關係推動之正面跡象。

問題三:經濟自由度指標中有一項目為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而傳統基金會的指標中也有一項「政府控制事業」(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OE),因為不同國家或協定有不同定義,故想請問該項量測定義為何?

Miller主任表示:

  SOE非特定之測量指標,雖然政府持股的比例不同所以對經濟影響程度可能會產生差異,但評估時將只要有政府持股之企業就歸類於SOE。

李淳副執行長補充:

  以101大樓為例,依臺灣的定義而言為私人企業,但在CPTPP的架構下則屬SOE。

問題四:從各位的觀點而言,歐盟的發展對經濟自由度的影響?

Miller主任表示:

  由於歐盟不同成員發展程度不一,故將歐盟視為單一整體進行討論是很困難的。雖然若干國家尚未達到最高經濟自由度,且部分發展度較高的國家會有停滯狀態產生,整體而言歐盟許多國家在經濟自由度上有不錯的表現。然而,雖然對於大型政府法規干預、個別經濟體發展,以及歐盟的政治制度制定感到憂慮,但相信歐盟可以用民主的方式來促進經濟成長,並帶動世界經濟成長。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目前經濟發展趨緩,故對全球經濟成長之帶動效果相較下不顯著。

Kim分析師補充:

  傳統基金會公布之指數其實有利於歐盟,透過分析不同國家之經濟政策,才能了解內部差異,促進歐盟競爭性成長。

問題五:最近簽署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中納入許多如國營企業、貨幣、數位貿易等高標準條款,也包含政治敏感的毒藥丸條款,故想了解這些新準則會不會成為美國未來FTA談判的新基準?

Feulner創辦人表示:

  NAFTA存在已久,應該要因應新技術發展而進行改變,故可以見到USMCA涵蓋與數位貿易相關之新條款。

Miller主任補充:

  USMCA反應美國所關切之議題,但與其他自由貿易協定不同的是,USMCA為北美區域的貿易協定,由於北美供應鏈整合程度強,故在區域整合程度的影響較深。但USMCA中所討論議題,也適用於與其他國家與區域貿易夥伴的討論項目。

問題六:美國目前在經濟自由指數落後臺灣兩名,請問是否有美國可以向臺灣學習之處?

Miller主任表示:

  美國政府高額的開支及債務造成財政赤字,成為經濟自由度的一大障礙,故政府應該要透過相關政策來改善,例如租稅改革等。由於美國政府龐大,對經濟層面也產生一些干預,故我們也期待在這方面會進行相關改革措施。另一方面,臺灣若想增進經濟自由指數排名,則需在投資自由和金融自由方面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