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貿規範動態分析月報2022年1月

一、美國貿易政策方向

發展動態

(一)戴琪認為各國應重新思考全球化並往「更好的」貿易體系邁進

  2022年1月20日由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於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的線上會議,邀請包括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與WTO秘書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等各國與國際組織之重要貿易與經濟官員與會。戴琪於演說時表示COVID-19疫情提供機會使世界各國得以重新思考當前的全球化趨勢以及努力形成一個「更好的」貿易體系,但同時也呼籲各國應避免陷入提倡民族主義和施行保護主義的情況。(詳全文

(二)拜登認為目前並非取消對中加徵關稅之適當時機

  近來美國許多企業和國會議員向美國政府呼籲取消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今(2022)年1月19日就職1週年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大陸未履行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採購承諾目標,目前沒打算取消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之關稅。(詳全文

重點評析

  在第一階段協議與取消加徵關稅之議題方面,中國仍在持續就第一階段協議與美國進行接觸,但美方期待中國在履行協議方面採取具體行動,而非「為對話而對話」。在拜登發表上述談話之後,2月初USTR副署長亦公開表示,中國未能兌現其第一階段協議的承諾,美方要求中國採取具體行動實現第一階段協議的採購承諾。拜登政府陸續針對第一階段協議之履行問題做出表態,凸顯美方已經逐漸對中國失去耐性,認為中國並未真心想履行承諾補回採購缺額。對照近期拜登政府對中國所採行的諸多制裁措施,如:美國商務部公布將涉及參與中國軍方量子運算應用(Quantum Computing Applications)的8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新增10家中國企業列入軍事終端用戶清單(Military End-User, MEU),並增列33家中國企業列入「未經核實人員名單」(Unverified List,UVL),顯示短期內拜登執政下美國對中政策,仍將維持對中國強硬的政策方針。

  除此之外,攜手盟國對抗中國乃是拜登對中戰略競爭政策相當重要的一環,拜登上任以來解決與歐盟長期雙邊紛爭之同時,在美歐WTO航空器補貼爭端、232鋼鋁稅爭議之解決方案等場合,一併針對中國非市場經濟發表共同聲明,凸顯美歐聯手對中之戰略日趨明確。近期戴琪及雷蒙多訪日,美日雙方決定就美國《1962年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第232條款的鋁鋼關稅進行談判,也說明拜登攜手盟國抗中的陣營將持續擴大。特別是在不公平貿易與經濟脅迫議題方面,拜登政府持續與歐盟、日本、澳洲等盟國討論在相關議題,目的即是在盟國之間建立起共同對抗中國經濟脅迫之意識,在此一結盟基礎之上,預期後續美國拜登政府將會在多邊國際場域,採取更為積極、具體之行動來回應中國不公平貿易與經濟脅迫之問題。

  除對抗外,美國也針對印太區域積極在經貿領域提出新計畫,以強化與盟邦的合作,以及提升與中國大陸競爭的工具。例如傳出美國將於近日提出「印太經濟架構」具體內容,而其主要面向將包含數位貿易標準、貿易便捷化、供應鏈任性合作、基礎設施、減碳、勞工標準及反貪腐等。展望2022年,美中戰略性競爭程度將持續升溫,至於美國要如何重返領導地位,推動所謂「更好的」貿易體系,還是仍然是不脫離美中戰略性競爭框架的思維,亦值得繼續觀察。(王煜翔)


二、中國大陸呼籲就出口管制進行國際合作並譴責濫用情形

發展動態

  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1年12月29日首次發布「中國大陸出口管制白皮書」(以下簡稱「出口管制白皮書」),說明中國大陸對出口管制之立場,並表示目前國際間面臨許多不穩定與不確定因素,不僅為國際安全與秩序帶來衝擊,亦對國際和平帶來挑戰與威脅,強調建立非歧視性出口管制措施與規則之重要性日趨增長,亦呼籲國際間加強在出口管制方面之合作,以確保出口管制措施在國際間公平且合理運用。(詳全文

重點評析

  本次中國大陸發布「出口管制白皮書」為接續2020年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以及2021年4月修訂發布之《商務部關於兩用物項出口經營者建立出口管制內部合規機制的指導意見》和《兩用物項出口管制內部合規指南》等規定所最新公布之出口管制政策白皮書,這些規定大致形成目前中國大陸對軍商兩用貨品與技術之出口管制體系。目前中國除掌握國際稀土原物料市場之外,商用密碼相關設備也是中國列入出口管制的重要項目,包含數位加密設備、安全晶片、密碼分析與測試設備、量子密碼設備、相關設計或生產軟體與技術。

  一般而言,國際間對於軍商兩用(Dual-Use)貨品與技術的出口管制主要係透過1996年成立之《關於傳統武器與軍民兩用貨物與技術的出口控制的瓦聖納協議》(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 on Export Controls for Conventional Arms and Dual-Use Good and Technologies)體系運作,成員國目前已有來自美國、歐盟、日本及澳洲等42國參與,然而,中國大陸及我國並未加入。瓦聖納協議成立旨在針對傳統武器(Conventional Arms)和軍商兩用產品及技術(Dual-Use Good and Technologies)進行資訊交換,以提高成員國間實施出口管制的資訊透明。瓦聖納協議並未針對特定區域或國家限制出口,僅限制不得將管制產品輸往「關切國家」(states of concern),但成員國對於何國屬於關切國家難以形成共識。此外,瓦聖納協議屬於自願性出口管制規範,對於成員間提議的出口管制項目,透過共識決為之,但成員不受條約所拘束,故瓦聖納協議之法律效力相對較弱。瓦聖納協議之成立目的僅係為促進成員之間就其目前國內管制的傳統武器和軍商兩用產品進行資訊交流與透明化之目的,具體的出口管制措施主要仍有賴於各國實施,以確保此些產品或技術之移轉不會促長特定國家軍事能力發展,進而破壞國際與區域和平安全。

  瓦聖納協議雖為當前國際間管制軍商兩用產品、技術的重要組織,但因成員國數目眾多,且管制目的基本上仍以防堵國際恐怖主義、維護區域和平安全為主,西方國家為了抗中和阻斷供應鏈及提升科技自主安全等目的,漸以另行透過雙邊或區域協議的形式管制關鍵技術。舉例而言,美國與歐盟即在去年透過其「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TTC)宣布成立正式的出口管制小組,雙方擬就法規與監管發展進行技術諮商,並對風險評估、許可證政策和其他法遵方式進行資訊交流。另一方面,美國、澳洲、丹麥和挪威在去年底所宣布推動之「出口管制與人權倡議」(Joint Statement on the Export Controls and Human Rights Initiative),以及美國與日本考慮以防範侵害人權為目的進行之出口管制合作,皆提倡與民主、人權價值理念相近的國家結盟,管制相關技術或產品出口,例如作為監視設備而用於侵犯人權之目的。

  基於上述國際出口管制趨勢可以得知,中國大陸實為當前國際間出口管制的重點對象。因此中國大陸陸續頒布之出口管制法令,其重點旨在應對來自西方民主國家的制裁,特別從其白皮書一再強調各國不應濫用單邊歧視性的出口管制措施、應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等立場,可以看出中國目前正處於受到其他國家管制之險境。與前次中國2020年《出口管制法》相較之下,本次白皮書雖然降低了報復心態強調國際合作,但預期中國仍會將出口管制作為一種制衡美歐的手段,同時在不涉及損害中國企業利益下,傾向鼓勵國內企業盡可能遵守美歐出口管制法規,以避免受到更嚴重的制裁及影響供應鏈穩定。(聶廷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