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訪中事件凸顯歐盟內部對中國大陸態度分歧

  法國總統馬克洪(Emmanuel Macron)於4月5至7日應中國大陸邀請訪問中國大陸,此行為法國帶來豐碩的訂單,尤以空中巴士與中國大陸敲定160架新客機的銷售合約最受矚目。然而,馬克洪返國途中接受媒體採訪時對臺灣問題等情勢的看法,已在海內外引發軒然大波,凸顯出歐盟國家對中國大陸態度的分歧,可能阻礙歐盟在對中政策上達成一致立場。以下說明歐盟與主要成員國對中國大陸態度及其可能意涵。

一、歐盟整體立場:中國大陸為「合作夥伴、競爭者與系統性對手」

  歐盟對中國大陸整體立場反映在2019年9月16日通過的「歐盟-中國戰略展望」(EU-China Strategic Outlook),指出中國是歐盟的合作與談判夥伴,但逐漸成為追求科技領導地位的「經濟競爭者」(economic competitor)以及推動另一種治理模式的「系統性對手」(systemic rival)。換言之,歐盟對中國大陸定位為「合作夥伴、經濟競爭者、系統性對手」,三者同時並存。隨著歐中關係因人權價值和意識形態分歧而日漸惡化,對競爭者與對手的強調日益明顯。例如,2021年3月歐盟與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就中國大陸在新疆侵害人權的行為祭出制裁;而中國大陸隨後提出反制裁,名單涵蓋歐洲議員、學者等。由於中國大陸反制裁的做法以及其在新疆的人權爭議,歐盟於2021年5月5日宣布暫停《歐中全面投資協定》(CAI)的批准工作。[1]

  在本次馬克洪訪中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亦前往之,惟相較中國大陸熱情款待馬克洪,范德萊恩則明顯受到冷落。基本上,范德萊恩維持其一貫對中國大陸之立場,強調「臺海和平穩定具有至高重要性,強烈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特別是使用武力」。她也指出歐中貿易極度不平衡,2022年歐盟對中國貿易赤字達4,000億歐元,在過去十年增加3倍,同時歐洲企業在中國面臨不公平競爭的情況。

  范德萊恩返歐後於18日在歐洲議會就歐中關係發表演講,呼籲有必要在對中政策上發展一致的戰略,強調「去風險但不脫鉤」(de-risking but not decoupling),並在關鍵資源上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在透明、可預測和互惠基礎上平衡歐中經貿關係。[2]另外,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表示,對中政策在6月歐盟高峰會時將是重點議程,屆時將「更新並重新校準對中國大陸戰略,畢竟2019年版本的戰略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3]
 
二、法國總統馬克洪:戴高樂主義的延伸

  法國為「戰略自主性」(strategic autonomy)的堅定支持者,也認同法國長期追求的外交傳統,即「戴高樂主義」,認為法國應發展獨立自主的外交與國防,不過度依賴或追隨某個國家,進而走出自己的路。在此思維下,馬克洪訪中言論實則承襲「戴高樂主義」的精神,試圖在美中對抗格局下將法國利益極大化,以實現「戰略自主性」,同時呼籲歐盟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在全球事務上成為與美、中並列的「第三極」。不過,歐盟成員國對「戰略自主性」仍未有共識,尤其在美中對抗、俄烏戰爭、景氣低迷等影響下,「戰略自主性」可能非歐盟首要之務。

  在臺灣問題上,馬克洪認為「歐洲必須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避免被捲入美、中在台灣問題上的對立」、「歐洲面臨最大的風險是陷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這將阻礙我們建立戰略自主性」等,這些說法已引起歐美社會廣泛批評。儘管馬克洪12日訪問荷蘭時重申,「法國和歐洲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一致,我們支持現狀,這項政策不變,也沒有改變」,但似乎仍未平息海內外的質疑聲浪。4月20日,馬克洪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而後白宮聲明強調「重申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但法國官方聲明並未提及臺灣,美法在臺灣問題上的不同調,再度引發討論。

  俄烏戰爭為馬克洪此行主要目的之一,為了爭取中國大陸調解俄烏戰爭,以及不奧援、不提供武器給俄羅斯,因而在臺灣問題上做出部分讓步。然在美中對抗、中國大陸圍臺軍演等敏感時機發表此言論,可能有損法國的國際形象,引發歐洲內部及歐美處理國際事務上的矛盾,亦與其民主國家的道義責任相悖。部分評論認為,馬克洪此舉為「兩面手法」,認為中國大陸不會立即而明顯的武力犯臺之前提下,盡可能地爭取法國最大利益。

三、德國:中國大陸已日漸成為「系統性對手」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柏克(Annalena Baerbock)亦同行訪中,相較於馬克洪較具爭議之言論,德國則持續重申過往立場,與美國、歐盟整體立場一致。貝爾柏克為對中政策的強硬派,也曾是國會友臺小組的成員,尤其關注中國大陸人權問題,在訪中過程也不諱言提出中國大陸的人權狀況,並警告中方不要單方面改變臺海現況。19日她在德國聯邦議會備詢時表示,德國與歐盟一致以「夥伴、競爭者、對手」定位中國大陸,但本次訪中的印象是,中國大陸已日漸成為「系統性對手」,對內更加專制、對外更具侵略性,以自己的規則破壞國際秩序。整體上,德國是歐盟與西方價值堅定的支持者,許多議題大多與歐盟整體立場維持一致,也包含范德萊恩「去風險但不脫鉤」之論述。

四、東歐國家:波羅的海三國、捷克、波蘭

  近年波羅的海三國與中國關係日漸惡化,2021年5月立陶宛率先退出中國大陸主導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在三國對外政策保持協調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也跟進之,使原「17+1」機制縮減成「14+1」。立國外長藍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中國大陸17+1機制已是多餘,且導致分裂,現存14+1應完全被『歐盟27國+1』機制取代」。[4]同時,立陶宛與臺灣友好關係升溫,2021年7月同意臺灣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為歐盟境內首個以「臺灣」為名的代表處。中國大陸對此強烈不滿,不僅將雙方關係從大使級降為代辦級,也對立陶宛祭出經濟制裁。此外,在馬克洪訪中之後,中國大陸駐法國大使盧沙野4月21日接受法國節目專訪被問道克里米亞主權問題時,以「前蘇聯國家主權未定」論點回應,已引起東歐國家廣泛批評,波羅的海三國外交部隨即向中國大陸提出抗議,要求提出合理解釋。[5]

  對中關係惡化也擴及到捷克與波蘭等國,這些前蘇聯國家多對俄羅斯抱持反感,且擔憂中國大陸的親俄立場以及中俄背後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捷克方面,近年與臺灣頻繁互動,且層級逐漸提高,已挑動中國大陸的敏感神經,如3月25至29日捷克眾議院議長率團訪臺,為臺捷關係寫下里程碑。事實上,捷克眾議院於2022年5月通過決議要求政府退出前述「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捷克外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表示,該機制多數承諾並未兌現,新政府已宣布有意修正與中國的關係。

  波蘭方面,自俄烏戰爭以來,波蘭成為美國在歐洲前線的堅實堡壘,在許多國際情勢上堅定支持美國立場。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對於中國大陸調解俄烏戰爭的前景持悲觀態度,認為「中國大陸不是一個好的調停者,因其過於反自由世界與親俄羅斯」。在近期馬克洪訪中言論上,波蘭總理立即反對,認為「依賴中國大陸市場將付出巨大的地緣政治代價,歐洲試圖強化與中國關係,可能正犯下歷史性的錯誤」。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亦強調,美國對於歐洲安全相當重要,反對馬克洪的「戰略自主性」論點。[6]




[1]European Parliamentary. May 2021. “Chinese counter-sanctions on EU targets”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RegData/etudes/ATAG/2021/690617/EPRS_ATA(2021)690617_EN.pdf

[2]European Commission. Apr 18, 2023. “Speech by President von der Leyen at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Plenary on the need for a coherent strategy for EU-China relations”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speech_23_2333


[3]中央社,2023年4月25日,「歐盟外交首長:將重新校準對中國戰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4250006.aspx

[4]中央社,2022年8月12日,「波羅的海3國全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機制 捷克可能跟進」,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208120007.aspx

[5]世界新聞網,2023年4月24日,「盧沙野質疑前蘇聯國家主權 東歐3國召見中國代表」,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80/7120809

[6]Politico. Apr 13, 2023.  “Poland’s Morawiecki plays Europe’s anti-Macron in Washington”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poland-mateusz-morawiecki-europe-anti-emmanuel-macron-france-

washington-china-re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