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RTA議題 / 其他區域整合發展 / 其他

美國財政部批評中國大陸的貨幣規範,但未將其列為匯率操縱國

  美國財政部日前再次放棄將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的正式機會,但其在外匯報告中仍指出,中國大陸的貨幣規範須受到美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包括此次在內,這已經是第四次川普政府錯過於正式報告中,將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的機會。根據美國財政部回應,中國大陸近幾季以來並未大幅干預國內貨幣市場,因此並不符合匯率操縱國的關鍵標準之一。取而代之則由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公開點名中國大陸,稱其貨幣政策缺乏透明度,且近期人民幣走貶已對美國實現公平和均衡貿易的願景構成重大挑戰,為此美國財政部將持續監督和審查中國大陸的貨幣規範。

  儘管中國大陸並未被列為匯率操縱國,但美國財政部依然於每半年發布一次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Foreign Exchange Policies of Major Trading Partners of the United States)中,將中國大陸和其他5個國家(德國、印度、日本、南韓、瑞士)納入正式「監測名單」。長期以來,該報告被國際視為美國政府宣稱特定國家藉由匯率政策,對美國進行不公平貿易的官方工具。該名單則是美國財政部用來「提醒」各國,檢視是否利用匯率政策使得美國處於貿易劣勢的手段,如跨越美國所設下之紅線;倘若屬實,該國便需要針對其貿易政策與美國財政部進行談判,最終可能會受到美國的關稅制裁。

  根據報導指出,這次的結果某種程度上已為外界所預期,因為即便川普(Donald Trump)不斷地威脅將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然相關報告皆無法證明中國大陸觸及美國財政部所設下的3道法規門檻,係分別為(1)持續干預貨幣市場;(2)與美國保持高額的貿易順差;(3)國家整體保有高額的經常帳盈餘。中國大陸雖然與美國存有大幅的貿易順差,但其整體貿易順差並不大,且近幾季未出手干預貨幣市場;因此,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目前沒有任何國家符合匯率操縱的所有法規條件。

  中國大陸過去曾採取降低人民幣價格的做法,促使其出口價格低於其他國際競爭對手,進而推動中國大陸的製造業發展。但自2015年美國依法推動貨幣規範審查制度後,中國大陸基本上對貨幣市場的干預程度便不如過去頻繁。數據上顯示,中國大陸過去12個月以來雖有購買及出售外匯,不過依美國財政部估計,中國大陸的外匯淨購買金額占不到其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0.1%。就中國人民銀行而言,以競爭性貶值方式刺激貿易表現已不符合當前的國家政策方針。

  於本此報告中,除中國大陸外,列在監測名單上的其他5個國家亦沒有明顯違反所有標準的情形,德國、韓國和日本並未進行大規模的貨幣干預;瑞士雖有介入貨幣市場,但與美國的貿易順差卻不大。印度也有干預貨幣市場的跡象,同樣的,該國與美國間亦無太大的貿易順差問題,且過去6個月印度的外匯措施已由購買外匯轉為出售外匯,因此美國財政部認定印度僅涉及一項匯率操縱標準。假如印度在近期依然維持相同的態勢,最快6個月內便可從美國財政部的監測名單中移除。

  從某種層面解讀,匯率操縱的議題已經成為川普政府展開雙邊談判的工具之一,這項指控對中美貿易談判別具象徵性的意義,因為川普政府自上任以降便不斷針對中美貿易的龐大逆差向中國大陸施壓,且至今已對中國大陸進口約2,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增高額關稅,未來還可能將徵稅範圍擴增一倍左右。對此,梅努欽表示,貨幣問題儼然成為中美貿易談判的一部分。這次的外匯報告也為接下來11月底的川習會揭開序曲,屆時中美雙方領袖將在由阿根廷主辦的20國集團(Group of Twenty, G20)領袖會議碰頭。究竟此會議是否具有實質意義,以及可能對中美貿易戰帶來何種影響,將是近期外界不斷猜測的重大國際議題。

  從另一方面觀察,美國上一輪針對中國大陸2,000億美元商品所徵收的10%關稅,已幾乎相當於今(2018)年3月以來人民幣不斷貶值所造成的匯損金額。如果沒有意外,2019年1月1日起,美國的關稅措施將由10%上升至25%,這也表示依賴中國大陸進口產品的美國企業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逐漸感受到中美貿易戰所帶來的苦果。因此,不少企業希望這次的G20會議能為中美貿易戰帶來新的轉機。

【由楊佳侑報導,取材自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18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