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會員就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的解決方法初步達成共識

  全球鋼鐵產能過剩論壇(Global Forum on Steel Excess Capacity, GFSEC)由33個來自20國集團(Group of Twenty, G20)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國家於2016年組成,旨在解決目前全球鋼鐵產量過剩的問題。GFSEC在今(2018)年9月19~20日於法國巴黎召開,並於20日發布共識報告(consensus report)。該報告指出,為解決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各會員已就補貼審查程序達成初步共識、確認移除國內補貼,且承諾將減少其他鼓勵鋼鐵生產之措施。

  詳言之,GFSEC共識報告重申2017年柏林會議之內容,包括合作架構、規範政府或有關組織所採取之扭曲市場的補貼及支持措施、促進鋼鐵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協助失業員工進行產業重整、訂定政府目標、企業併購之相關規範、確保出口信貸不會造成產量過剩、加強資訊透明度,以及延續GFSEC的程序等。除此之外,該共識報告中亦就審查程序做出3項結論。首先,根據去年柏林會議的報告,各會員應基於互惠原則(reciprocal basis)進行鋼鐵減產,透過資訊分享、分析、檢視、評估,以及政策交流以提高透明度,並定期召開會議和更新相關資訊。再者,各會員應實施具體政策以降低產量,並且減少補貼及造成市場扭曲的支持措施。最後,為維持市場機制,各會員應確保鋼鐵產量的增加與政府支持措施無關,且適時地將市場需求納入考量;同時,開放市場有助於解決鋼鐵預期需求的上升。

  另一方面,GFSEC也於報告中對「支持措施」加以定義,更消除違反市場機制的措施;提倡全體會員必須徹底實踐資訊共享,共同致力於執行會議中所規範之議題,避免重蹈產能過剩之覆轍。據悉,本次論壇主要任務之一係鋼鐵製造相關資料的認證,並以中國大陸為要。根據OECD,2017年的前8個月間,中國大陸對鋼鐵的需求即占全球市場的45%,對外出口則占全世界的27%;再再強調掌握中國大陸鋼鐵相關資料對達成鋼鐵減產的目標有其必要性。

  2018年G20主席國為阿根廷,其商務部長布朗(Miguel Braun)於20日的部長會議上表示,此次共識可敦促全體會員共同解決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的危機,並強調,本次會議中更就審查程序達成初步結論,此舉可視為對減少鋼鐵產量跨出穩定的一步。然而,美國貿易代表署(U.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於20日的聲明中表示,就目前全球鋼鐵市場的狀況來看,其對於GFSEC的執行能力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USTR認為,依現況看來,並非全體會員皆能立即提供鋼鐵生產的相關資訊,突顯出各國於會議中所做的承諾並非具有一致性;其次,對於造成鋼鐵生產過剩危機的主要經濟體,目前並沒有進行實質的市場改革來改善此現象。USTR強調,過往的報告大幅低估鋼鐵產能過剩的影響,且提出的方案亦難落實。有鑑於此,USTR重申,解決鋼鐵產量過剩最有效的方式乃從根本改善,應讓造成生產過剩的國家主動檢視自身行為,削減補貼、移除扭曲市場的措施,自行減少產量。此外,若干專家也表示要達成鋼鐵減產的目標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呼籲該論壇的會員應該提出更多實質的計畫來面對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

【由王韻潔報導,取材自Inside U.S. Trade,2018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