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歐盟可望於2018年底前完成貿易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與歐盟執委會主席Jean-Claude Juncker,於本(2018)年7月25日就自由貿易談判達成架構性協議,會後並發表聯合聲明,同意致力於非汽車類產品達到零關稅、零非關稅障礙及零補貼的談判目標。雙方並成立執行工作小組,預計3個月內提出後續的談判內容、範圍及程序。
  據歐盟方面的消息來源指出,本次協議未包括汽車產品,質疑美方仍以傳統上保護皮卡車及卡車為目標,該些產品於美國所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往往有長達30年的過渡期。歐盟亦質疑川普對汽車議題裹足不前,因為其了解若汽車採行零關稅,對美國並無好處,且降低汽車關稅可能導致歐洲進口車充斥美國街頭。主要問題為美歐自由貿易協定如排除汽車產品,是否能達到雙邊貿易90%的門檻。而90%的門檻為普遍可接受的標準。WTO對於雙邊協定的要求,係以涵蓋大部分貿易為要件。
  歐盟僅願意討論雙方聯合聲明所涵蓋的範圍,以及後續的談判內容。歐盟執委會發言人表示,該聯合聲明並未提及農產品,亦不包括政府採購。歐盟就農業議題及美國對政府採購,在政治上的反對聲浪很大。
  執行工作小組的談判報告預計於本年11月美國國會期中選舉後出爐,歐盟方面則希望美歐貿易談判不與選舉相關,並認為好的報告比拘泥於3個月的期限更為重要。
  歐盟各會員國已著手進行啟動談判前正式授權執委會的核准程序。據歐盟方面的消息來源指出,歐盟執委會無法使用先前美國與歐盟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TTIP)原有的談判授權。新協定涵蓋的範圍較小。TTIP因過於龐大且複雜,重啟談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美歐雙方聯合聲明包括非汽車類的其他工業產品、服務業、黃豆、液態天然氣、監管合作、WTO改革以及談判期間停止課徵新關稅等議題。歐盟與美國達成協議,歐盟承諾增加進口美國黃豆,在此之前,歐盟已成為美國黃豆第二大買主。依據歐盟最新資料顯示,自本年7月1日起新一季的前5週歐盟自美國進口增加將近4倍,約35萬9,300公噸的黃豆,使美國黃豆所占的銷售配額比例從去年同期之9%以下攀升至本年同期之37%,進口量遽增似乎取代了美國因中美貿易爭端而無法出口至中國大陸所損失的銷售量。由於中國大陸對巴西黃豆需求增加使價格上漲,導致歐盟進口巴西黃豆變得更昂貴。
  荷蘭合作銀行的分析家指出,由於美國黃豆價格便宜,且阿根廷無法供應歐盟黃豆粉的需求,使歐盟自美國進口大量黃豆。歐盟執委會發言人指出,歐盟自美國進口黃豆並無數量上的目標,進口量增加主要係因市場價格因素。歐盟進口美國黃豆的數量,相較於中國大陸遙居次位,即使歐盟完全自美國進口黃豆,亦僅能填補中國大陸對美國黃豆需求的三分之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