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WTO議題 / WTO之運作 / 電子商務 / 消息

跨國科技公司對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隱憂

  設立於英國倫敦的非政府組織「現代全球正義」(Global Justice Now)在其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跨國科技公司正藉由對開發中國家人民的個人資料掌握,逐步癱瘓其社會與經濟發展。

  跨國科技公司總是對外展示其現代與進步的形象,許多人也認為跨國科技公司可以為開發中國家提供全球性的貿易平台,有助於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然而,該報告警告,事實上,跨國科技公司,如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等,透過提供較為複雜的數位服務以掌握個人資料、打壓當地企業生存的空間,最後控制整個市場。由於南半球地區國家,如非洲等,長期處於「投資不足」的狀態,因此所受的影響最為劇烈,報告中稱此現象為「電子商務末日」(e-pocalypse)。由於長期處於投資不足的狀態,非洲許多新創企業不得不對跨國科技公司開出的條件照單全收,以換取資金維持營運;然而,此種經營模式將摧毀當地新創企業的發展空間。

  不過,有些產業組織則不認為建立全球性的數位貿易規則將迫使開發中國家無條件地接受西方科技;相反地,透過電子商務,當地中小企業將有機會出口以往他們無法製造的產品。並且,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資料(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顯示,開發中國家最大的隱憂其實是尚未對「線上個人隱私保護」立法。電腦與通訊行業協會(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CCIA)的研究員博格林(Christian Borggreen)也表示,「強制數據在地化」從2000年以來於全球興起,因此我們無須擔心大型科技公司濫用所握有的數據資料;反而我們應該擔心某些國家,如中國大陸或俄羅斯,要求數據在地化的背後是基於保護主義或藉此實施審查機制。舉例來說,肯亞於上周拒絕與中國大陸達成自由貿易相關協議,即是擔心中國大陸會藉此對肯亞的民主制度進行操弄。

  國際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的貿易專家豪爾特(Nick Ashton-Hart)則認為,「現代全球正義」的報告應該要將數據資料及電子商務的議題分開,且大型科技公司著實替開發中國家的中小企業提供進入全球市場的機會。此外,應該讓科技公司自由選擇資料儲存的地方以節省成本並提高效率,而這更能使當地企業與消費者受惠。

【由彭科穎、蔡昀臻報導,取材自The Guardian,2018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