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智庫建議電子商務不應納入多邊貿易談判

  於2017年10月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貿易部長關鍵會議前夕,印度政府智庫警告,不應將電子商務規則(ecommerce disciplines)納入多邊貿易論壇中,因為這不僅對印度旗艦計畫造成影響,更會對開放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數位政府開放標準(open standards for e-government)、雲端服務(cloud services)與數位安全(cyber security)等各項政策產生不利影響。印度旗艦計畫包含數位印度(Digital India)、新創印度(Startup India)以及智慧城市(Smart Cities)等目標

  印度新德里WTO研究中心(New Delhi-based Centre for WTO Studies, CWS)報告指出,印度數位政策是根據目前國情狀況所制定,若政府加入由美國、歐盟和中國大陸所提倡的電子商務規則談判,反而會減少印度政府執行數位政策的靈活性。

  美國於2016年所提交的電子商務報告中,提到關於禁止數位產品關稅(digital customs duties)、實現跨境邊界的數位資訊流通(enabling cross-border data flows)、倡議自由開放的網路制度(free and open internet),以及避免本地化之障礙(localization barriers )等多項目標。此外,歐盟的工作文件也討論到消費者保護、非應邀訊息或垃圾郵件、網路身分驗證與信任服務和電子合約的共同原則,將有助於世界經濟的整合,特別是在中小型企業方面的整合,並且加強了網路消費者的信任與信心。

  因此,印度政府智庫指出,若為滿足歐美所提倡的電子商務紀律,將須放棄原本的政策靈活性,無法強制以本地化要求作為外國公司在印度經營電子商務領域之條件。國際上大型電子商務公司對於印度市場非常有興趣,伺服器的本地化對印度而言,能夠帶來國內經濟活動和創造就業。同樣地,在印度智慧城市政策中,若無法或僅能有限的控制即時數位資訊流量(real-time traffic data),將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另外一項威脅則是在印度境外雲端服務提供商的責任歸屬問題,CWS表示,有關一國數據資訊和伺服器的爭端,將會遵循伺服器所在地的規則來解決。

  根據新德里WTO研究中心指出,這些規則透過市場結構、技術選擇和國內能力發展的限制,會對印度政策倡議的成果和未來潛力產生不利影響。因為即使沒有目前所推動的多邊貿易規則,全球跨境電子商務早已有明顯成長,歐美所提出的倡議也不會對目前市場帶來更多助益。相反地,歐美的倡議可能會在虛擬世界中產生跨國寡頭市場,並阻礙印度國內產業的成長。

  部分國家希望取得電子商務談判授權,以便在12月即將舉行的WTO部長級會議中,推廣以電子或數位方式來進行貿易,達到促進貿易的效果;因此,CWS的研究發現在此更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從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TPP)、服務貿易協定(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 TiSA)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都包含了電子商務相關章節。CWS表示這些協定所包含的規則,都能看見與美國相似之處。

【由彭科穎報導,取材自The Economic Times,2017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