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研究成果 / 時事評論

李淳:《名家觀點》溫水煮青蛙…別掉以輕心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文本揭曉,就製造業看,對台灣壓力稍緩。反兩岸貨品貿易協議者或許會藉此做文章、吃經濟部評估浮誇的豆腐,但產業壓力依然無解,與其花時間嘲笑,不如捲起袖子做點正事,集思廣義替產業找出路。


  以目前台灣的政治情勢與社會民意,短期內要通過兩岸服貿、貨貿協議非常困難,因此面對中韓FTA影響,政府的解法也不宜仍只有加速服貿、貨貿協議一張牌,否則只會繼續陷入政治的口水戰,反而掩蓋了中韓FTA所帶來的產業挑戰。


  從中韓FTA協議看,敏感性的農產品,以及製造業的關稅談判,或許沒有很明顯的優惠。但別忘了,台韓產業結構差異極大,多數排除降稅的汽車及其零組件,以及前八年不降稅的面板,韓廠早已在大陸以合資形態完成布局,台灣沒有掉以輕心的本錢。


  更值得重視的是,南韓在中韓FTA中許多段落都塞進了「未來續談」的條款,因此中韓FTA對我國的影響,不能只看這次公布的內容。在南韓繼續談、慢慢談的鯨吞蠶食策略下,這次公布的版本看來只是第一階段的承諾,未來二至三年內將會有更多的開放項目出現。


  兩岸洽簽服貿、貨貿協議,原本就不只是針對中韓FTA,而是搶全世界的先機,後來情勢演變成中韓FTA後發先至,形成更大的外部壓力。現在雖然壓力稍減,整體的衝擊不若政府過去的評估大,但對於每一個受影響的業者而言,衝擊都是100%,尤其是對資源、能力都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更不可輕忽其衝擊。


  再者,當政府因兩岸問題而束手無策時,產業可不會坐以待斃。其實,要擺脫南韓關稅優勢的最佳方法,就是直接去中國投資生產。況且,除了中國外,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及泰國等東協國家,都與中國簽有自貿協定,也可能成為外移的落腳地,屆時台灣可能只剩「親情」可以留人,但就業機會依舊外移。


  此外,因應「韓流」來襲,南韓在文創產業上獲得許多實質優惠;中國大陸除了給南韓電影一年20部配額,中韓兩國合拍電影則可以免受配額限制,另外還有中韓動畫和廣播電視劇的合作條款。台韓都在大力發展文創產業,並著眼大陸龐大的華文市場商機,中韓FTA的內容,恐讓台灣文創業失去大陸市場利基,被南韓超越。


  兩岸協議背後最大的癥結是兩岸政治困境,即便有極大的外部壓力,都不一定能讓台灣內部暫時擱置「異見」;如今中韓FTA的結果讓壓力大減,對台灣的影響有如「溫水煮青蛙」,打臉經濟部的戲劇效果十足,卻沒有解決產業問題。


  若兩岸能完成服貿、貨貿協議,自然是最直接的因應之道,但關稅障礙對於差異化、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而言,影響就相對較低,而服務業除了走出去投資外,如何把消費者、資金帶進台灣也一樣重要。這些都是即便暫時沒有服貿、貨貿協議也可以努力的方向。


  況且兩岸目前已經有許多合作協議,能協助業者解決一些非關稅問題,因此政府當下最重要的工作,除了續推服貿、貨貿協議外,也需要善用現有的工具,並提出更多政治爭議較低的因應方案。


作者: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

資料來源:2015-02-26/經濟日報/A3版/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