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研究成果 / 時事評論

王健全:中韓FTA的深層衝擊

  中國大陸與南韓完成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實質談判,並預計於2015年初生效,不啻對台灣的貿易及未來經濟成長投下一顆震撼彈。目前媒體關注的焦點集中於對產業的衝擊、GDP的受損及失業人口的增加等。


  除了上述影響外,中韓FTA的深層意涵更值得矚目,它更深層次的影響包括:第一,台灣的投資動能將更形萎縮,對台灣長程經濟發展不利:由於台灣的內需市場不大,又因FTA簽署少而缺乏進入較大市場(如大陸、東協)的跳板,外人對台灣投資自然裹足不前。尤有甚者,在進入大陸關稅稅率不如南韓時,不少廠商勢必轉往大陸或東協國家投資,更加損及台灣就業機會。


  第二,服務業的市場准入遭排擠:服務業的市場進入一向有高度障礙,一旦韓國的服務業如文創、醫療美容、金融大舉進入大陸市場後,台灣利用大陸龐大內需市場所帶來的規模經濟利益將受到擠壓,而服務業留在小規模經營,對高階人力的需求受到制約,正是台灣薪資水準偏低的重要原因,如此,突破22K困境也就更加困難。當然,薪水偏低下,人才流失,為了追逐更高的薪水,台灣在產業空洞化之前就先人才空洞化了。


心態保守陷惡性循環


  第三,共同技術標準、認證的先占優勢:FTA還有經濟合作的議題,據傳大陸正和南韓進行4G手機的技術標準制定,未來若中韓在醫材、中藥認證的合作上有所突破,台灣將喪失先機。


  第四,心態、投資和國際的脫軌:南韓積極簽署FTA,法規、人民心態、投資規範也和國際潮流相接;反之,台灣更形獨立、邊緣化,外資不足,投資法規、人民心態保守,陷入惡性循環。


  為因應中韓FTA衝擊,加速通過ECFA服貿、貨貿協議,才能抗衡韓國的節節進逼。不過,當前大選在即,通過不易。但大選後仍有扭轉的空間,尤其是對內需產業、中小企業衝擊配套的說明,加強用新媒體溝通,爭取支持。更重要的是如何使自由化、FTA利益能夠為全體民眾均霑。


  在年輕人與中小企業分享自由貿易利益上,此次全球金融風暴受衝擊最大的莫過於中小企業、年輕族群。因此,有好的配套,降低負面影響,並善用《服貿協議》協助中小企業降低規模限制,進行跨境行銷,使協議利益可以分享及於中小企業相當重要。《服貿協議》也應協助企業「有計畫」的輸出,使企業的海外投資可以僱用本地年輕人前往海外歷練,促成年輕人有機會搭上國際化列車,爭取較佳的薪資 ,才能獲取年輕族群的支持。


  其次,在社群網路的參與上,年輕人使用的媒體已由傳統的電腦、電話,移轉至智慧型手機、臉書、LINE、PTT等嶄新、多元的傳播方式,政府在媒體的應用上也應更加多元,才能和年輕人對話、溝通。否則,聽任社群網路、懶人包一面倒地宣傳不實資訊,政府在缺乏話語權下,將處於挨打的局面,使得公共政策的推動窒礙難行。


陸釋善意協助台參與


  當然,中國大陸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ECFA服貿、貨貿協議陷入泥淖,台灣和大陸關係就如同車輪陷入泥濘土堆,動彈不得。如果這個時候大陸可以釋出善意,協助台灣參與TPP、RCEP的談判,使台灣有機會進入國際複邊、FTA談判時,那麼在國際化、多邊的架構下,國內民眾對和大陸洽簽服貿、貨貿協議的反對聲浪將大為降低。兩岸關係的解凍、台灣的永續發展也將會得到不少的助力。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A14/時論廣場 201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