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重要議題評析(月報)

RTA/各國情勢分析:川習會落幕: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方興未艾

發展動態

457日中美雙方進行川習會時,美國外交官員正利用WTO場域指控中國大陸破壞貿易規則的相關作為。於6日所舉行的WTO貨品貿易理事會中,美國官員指出中國大陸產能過剩問題已經成為WTO無可迴避的重要議題。中國大陸實施一連串補貼措施,因此導致了許多主要產業部門產能大量提升;然而,由於中方未能有效降低政府部門對其國內鋼鐵、鋁等重要產業之干預程度,此一情況迫使其他WTO會員現階段必須針對中國大陸加強採取貿易救濟行動。

歐盟、日本及加拿大等會員對美國此一主張表達支持,並表示中國大陸若是放任產能過剩問題持續惡化,可能會導致其他重要貿易夥伴採行更多的貿易保護措施做為因應。前述評論一定程度反映了目前美國、歐盟等國與中國大陸之間日益緊張的貿易局勢。中方代表於會議間立即反駁美方此一指控,並稱中國大陸已大幅降低鋼鐵和鋁等部門之產能,其所推行的補貼措施旨在促進節能、環保方面的研究與創新。儘管中國大陸曾承諾於2020年之前將全國年鋼鐵產能降低15千萬噸,然而,其減產後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約占全球鋼鐵總產量的50%。另一方面,中方對美國、歐盟成員國持續威脅對中國大陸提出越來越多的貿易防禦措施表示擔憂,指責美、歐等國已經過度濫用這些貿易保護措施。僅在3月,WTO會員就陸續對中國大陸發動了16項反傾銷措施相關程序,其中包括美國商務部認定中國大陸進口鋁製品構成傾銷之重要裁定。對此,中國大陸指稱,反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的一股暗流正在成形;然而,WTO會員卻尋求保護主義政策來回應此一趨勢。此外,中國大陸市場經濟地位爭議亦為引發美歐與中國大陸雙方貿易衝突的重要問題之一。WTO專家小組甫於3日於爭端解決程序中同意了中國大陸之請求,將針對歐盟所採取的反傾銷實踐是否違反WTO貿易規則展開調查。

【主要取材自International Trade Daily2017410日】

重點評析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467日在美國佛州Mar-a-Lago莊園舉行第一次的川習會。此為川普上任後首次與習近平見面。就結果論,此次川習會除雙方同意將啟動有關貿易談判的「百日計畫」,以處理中美間的貿易失衡問題外,似乎沒有其他實質成果,但此一過程對於彼此原本陌生甚至具有敵意的中美關係而言,雙方似已建立初步之合作架構,川普總統甚至以「與習近平建立了非凡的友誼」形容本次川習會,至少在短期內避免了以「零和遊戲」(zero-sum game)之對抗思維,導致雙方引發嚴重貿易衝突之風險。

然而川普外交及貿易談判團隊尚未完全到位,因而未來對中政策仍有改變之可能。特別是本次中美峰會對於貿易問題的主要結論,除了共同合作解決北韓問題外,就是雙方將展開一個百日貿易談判計畫,以處理對中高額貿易逆差的失衡問題。要調整貿易失衡問題,不外乎擴大出口及減少進口(以及消除不公平貿易行為)二者。目前看來,擴大進口要比減少減法容易許多。對此,中方已於4月中提出提高對美國牛肉開放之可能(中國大陸是美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市場),以及擴大對金融服務業之開放。事實上,中國大陸雖僅為美國第三大服務貿易出口市場,卻是美國最大的服務業順差來源。2016年時美國對中服務貿易順差高達374億美元。同時除增加中資赴美投資案件外,習近平亦提出美國參與一帶一路及亞投行之邀請。這些透過合作降低對抗之作法最終是否有效,仍取決於中國大陸是口惠還是實至。

但在消除不公平貿易及減少產能過剩造成之傾銷問題,涉及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等供給面結構改革,不但與地方政府經濟表現有關,還有失業勞工安置、產業結構調整等複雜問題,工程浩大且調整成本很高,所需時間較長且在中共十九大之前不易有重大進展,因此潛在衝突仍無法避免。事實上由下表可知,中國大陸迄今仍為美國實施反傾銷及平衡稅等貿易救濟措施之最主要對象,在前十大被實施國家中,中國大陸目前仍為有效之案件數目(153案)僅略少於其他9國總計(163案),因此即便川習會朝向「合作取代對抗」的方向前進。但由貿易救濟之角度觀察,似乎不會因此而減緩中美雙方之緊張關係。與此同時,我國同樣須注意與美國之經貿關係,特別是雙邊經貿失衡問題以及不公平貿易行為之解決,同時要密切觀諸中美後續合作方向,以避免成為被中美作為「交換議題」之風險。(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