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署副代表畢昂奇(Sarah Bianchi)與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於2022年6月1日舉行視訊會議,同時宣布臺美正式發起「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雙方將以共同的價值觀為基礎,推進及深化臺美重要經貿關係。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將就以下11項子題展開談判,包括貿易便捷化、法規訂定原則、農業、反貪污、協助中小企業貿易、掌握數位貿易所帶來的利益、推廣以勞工為中心的貿易、支持環境及氣候行動、標準、國營事業、非市場政策及做法等,以具體方式深化臺美經貿關係。
我國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本項倡議內容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所涵蓋之議題範圍相同,與世界大型貿易協定發展方向亦屬一致,同時有助於擴大我業者在美商機。中華經濟硏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則認為,此倡議按議題性質可歸類為「臺美雙邊議題」、「美國印太經濟重點」、「下世代全球貿易規則」3個群組,其所帶來的關鍵意義、後續效應,是向上正循環的開始,臺灣應把握。
另一方面,美國貿易副代表畢昂奇表示,「印太經濟繁榮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 IPEF)對話與美臺本次倡議對話有相似之處,但後者更著重強化美國與臺灣在經濟議題上的鏈結。其樂觀認為,鑒於臺美對深化雙邊經濟關係的興趣濃厚,「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談判速度可能會比IPEF進展更迅速。另外,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學者古德曼(Matthew Goodman)指出,美臺貿易倡議內容與IPEF高度重疊,顯示美國政府希望透過類似途徑讓臺灣參與IPEF。此外,美國國會同樣支持美臺間的新進展,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表示樂見美國將強化臺灣經濟合作視為首要議題,倘美國與臺灣經濟往來愈密切,將有助於提升抵禦威脅時之韌性;民主黨眾議員米克斯(Gregory Meeks)亦認為拜登政府此舉不僅深化與民主夥伴的雙邊關係,同時增加臺灣有意義參與全球經貿事務之空間。
本倡議首次會議訂於2022年6月底在華府舉行,目標是在談判完成後,達成高標準且具經濟意義的貿易協定,促進創新並帶來包容性的經濟增長。
【由張聖杰綜合報導,取材自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2022年6月1日;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2022年6月1日;CNN,2022年6月1日;Reuters,2022年6月2日;Bloomberg Law,2022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