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新冠疫情後企業全球投資布局的新課題

  全球經濟走過2019年美中經貿激烈衝突,與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簡稱新冠病毒肺炎)在全球肆虐造成巨大的生命損失與經濟衝擊後,2021年可望逐漸走出陰霾,在各國開始快速施打疫苗後邁向後疫情經濟復甦的新時代。然而,儘管國際秩序有望逐漸恢復,企業進行全球布局卻面對更加嚴峻的挑戰:從2019年美中貿易衝突引起的供應鏈安全與韌性(resilience)問題、近來緬甸軍事政變引發歐美譴責與制裁,到新疆棉花因人權議題而迅速引爆中國大陸消費者對國際時尚品牌如H&M等抵制行動。一連串國際政經情勢劇烈震盪,打亂企業投資布局與營運的計劃,也揭示新冠疫情後企業國際化策略正面臨新的投資風險與課題。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2018年宣布對中國大陸產品實施301制裁後,美中貿易衝突升溫至全面對峙,跨國企業為規避301關稅或美國制裁壓力,紛紛調整或遷移過去集中在中國大陸的產線,自此揭開近年來規模最大的全球供應鏈變革浪潮。嗣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2020年1月自中國大陸武漢爆發後,快速蔓延至全球,衝擊全球人民生命、健康與經濟。

  上述兩大危機重創全球經濟與產業,卻也意外掀起幾項全球性的重大革命,其中尤其以全球供應鏈(Global Value Chains, GVC)變革、數位轉型、綠色革命、以及跨國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及為因應地緣政治與其他環境、人權等投資營運風險所需加強的投資策略,最廣受矚目。其中,企業投資策略與風險之議題涵蓋層面廣泛,從地緣政治、環境與生態保護議題到企業治理與社會責任,更涵蓋最近諸如對緬甸民主價值與新疆勞工人權之表態與支持,可概略視之為廣義的「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範疇。隨著疫情後企業國際化腳步仍將持續,在網路與新媒體愈形發達下,ESG議題將成為企業營運與投資布局的關鍵課題。

ESG內涵之沿革與擴張

  ESG係指企業在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與治理(Governance)之表現,是近年企業治理或企業社會責任的最新發展趨勢。隨著全球自然災害不斷、新冠疫情全球蔓延,ESG更形受到重視。而因跨國企業紛紛以其為事業永續經營及獲利決策的指標,也帶動相關ESG主題與投資標的之商品快速地受到全球投資人青睞,例如ESG股票、綠色債券、股票型指數基金(簡稱ETF)等。

  ESG的概念始自1999年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Koffi Anan)提出《聯合國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的初始計劃,呼籲企業應「給予資本主義人性價值」,應在其影響範圍內遵守人權、勞工、環境與反貪腐各層面各項基本原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聯合國全球盟約》與《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UN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漸受重視,成為跨國企業遵循企業永續發展和責任投資的指南。在此同時,聯合國於2000 年發佈千禧年發展目標(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希冀在2015年達到8項目標(消滅貧窮飢餓、普及基礎教育、促進兩性平等、降低兒童死亡率、提升產婦保健、對抗病毒、確保環境永續與全球夥伴關係),後再於2015年公佈永續發展目標(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預計在2030年能達成新設立之17項目標(Goals)。

  近年以來,各界不僅對於企業在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節能減碳等環境面向之重視日高,成為許多環保團體、品牌廠商、供應商、終端客戶、消費大眾關切與監督的焦點,企業對於社會資本的投資及公司治理問題,亦出現前所未有的討論與重視。在社會議題方面,除勞工、性別、種族、原住民、人權,到近年強調的供應鏈韌性外,新冠疫情更突顯公共衛生、糧食與原物料安全、人類跨境移動障礙等風險,彰顯全球人類生命共同體的密切關係。在新冠疫情期間至疫情後的經濟復甦時期,企業對這些傳統與新興社會責任之承擔遂成為各界放大檢視的焦點。在網路與社交媒體無遠弗屆的傳播效果下,從知名或跨國企業乃至個別企業領袖的行為動見觀瞻。

  近一、兩年來,ESG涵蓋的範圍隨著國際事務與局勢快速演變,除環境事務外,更日益擴張社會與治理面向的議題,例如社會責任、道德或影響力等。舉例來說,當前全球原本高度關注的ESG議題涵蓋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溫室效應、減碳行動、環境汙染防治、水資源、可再生與綠色能源等,但新冠疫情爆發已促使企業、投資人、消費者更加重視社會資本與企業治理,前者如善待員工、勞工的工作條件、社區健康與安全、供應鏈韌性下與供應商及其他利害關係人關係、產品安全問題等,後者如反對企業貪腐與賄賂、資訊揭露與透明化及誠信原則。

企業國際化與投資布局的新考驗


  據美國估計,過去10年間,美國企業因為環保、生態、勞工、兩性平權等表現不佳,導致公司形象崩壞或股價下跌而產生的損失總額超過6,000億美元。實例如美國大型品牌商的供應商在亞洲開發中國家大量雇用童工,或中南美洲原物料廠商爆發環保醜聞等,其他如企業涉及性別歧視、種族歧視、不當對待員工等導致公司形象受到傷害的案例更比比皆是。另外,2020年底爆發中國大陸企業瑞幸咖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時偽造公司財務和營運數據,事件揭發後公司股價立即暴跌80%,顯示全球日漸關注治理議題下,企業表現如受到媒體與投資人譴責,將立即且直接反映於股價表現與企業獲利。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企業跨境投資活動日益頻繁,企業的海外投資布局策略不僅亦須反映及遵循地主國法治與環保、勞工等規定,亦須尊重當地傳統文化、社會風俗與道德價值。隨著全球供應鏈逐漸進入開發中國家與低度發展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LDC),投資活動更須加入前述環境、社會與治理因素,以降低營運投資的風險。

  根據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在今(2021)年1月發布的投資趨勢監測報告(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年間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總金額較2019年大幅下降42%,從2019年共計1.5兆美元降至約8,500億美元,為1990年代以來最大跌幅。然而,開發中國家在全球接受FDI金額的占比卻創歷史新高,占全球FDI流入總額比重高達72%,亦即僅約28%流入已開發國家。

  其中,包含東南亞國家在內的亞洲開發中國家為接受外資最多的開發中區域,而以中國大陸高居2020年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外資流入金額達1,630億美元,在各國接受外資皆大幅衰退下,反而較2019年逆勢成長4%。然而,儘管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在疫情後仍對外資深具吸引力,但實質上兩地投資風險卻因地緣政治因素、國內政治、及前述所提之環境、社會或治理議題而未降反升。

  今年以來,號稱東南亞國家中最後一個尚待開發的新興市場緬甸在 2月1日爆發軍事政變,軍方宣布緬甸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並將權力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恩萊(Min Aung Hlaing),同時拘捕總統溫敏(Win Myint)、執政聯盟全國民主聯盟(NLD)領袖暨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且旋即展開武裝鎮壓,引起全球震驚。政變數日後,日本知名啤酒公司麒麟啤酒(Kirin Beer)母公司麒麟控股(Kirin Holdings)迅速宣布終止與緬甸軍方企業「緬甸經濟控股公共有限公司」(Myanma Economic Holdings Public Company Limited, MEHL)的合作關係及撤資,並指責緬甸軍方行動違反該公司人權政策。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對麒麟的決定表示歡迎,也呼籲其他在緬甸投資的外資企業迅速跟進。隨後,泰國知名企業安美達(AMATA)集團總裁邱威功亦迅速宣布將停止在緬甸開發工業園區的計畫。

  在日本、泰國企業宣布中止與緬甸軍方合作關係後,美國、英國、歐盟等先進國家政府陸續發布對緬甸軍方的制裁命令,包括凍結特定人士的資產(asset freeze)與入境許可,以及禁止特定實體或組織之資產與交易等,其中美國公布的禁令中即包括日本麒麟公司前已宣布終止合作關係的軍方企業「緬甸經濟控股公共有限公司」[1]

  另外,今年3月以來,中國大陸因被歐美指控在新疆強迫少數民族維吾爾人勞動種植棉花的強迫勞動事件,引發國際人權團體與美國政府帶頭撻伐。在此之前,瑞典時尚品牌H&M因國際非政府組織「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etter Cotton Initiative, BCI)與媒體批露維吾爾人強迫勞動相關報導,於2020年9月發布一份聲明,宣稱將不與位於新疆的任何服裝製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採購產品或原材料。

  3月24日起,中國大陸民眾發起抵制H&M產品行動,隨後抵制行動迅速擴大到其他知名國際品牌。這項看似延續中國大陸與歐美國家地緣政治衝突的事件,雖最後始料未及擴大至民族主義與排外運動,但被抵制的西方企業的初衷原本是基於企業社會責任或ESG的考量。新疆棉花事件一方面突顯當前國際ESG趨勢與地緣政治的衝突與兩難,最終需由企業與消費大眾做出與其信念與價值相符的決定;另一方面也警示跨國企業投資布局必須納入新的風險觀念,必須將地緣政治、民主、自由、人權等一併列入投資考慮。

  相較於日本、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大型企業對於企業社會責任與ESG之重視與認知,我國企業則是在歷經多年的國際化經驗與提升企業治理的努力後,近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逐漸認知企業治理的重要並付諸實踐。根據2年前一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全球客戶營運長(CEO)的調查,發現開發中國家企業CEO落實ESG的原因多半來自客戶等利害關係人要求或配合其身處之供應鏈倡議。 如將此一調查結果對照我國企業,恰可說明大型、上市企業或參與國際供應鏈較深的企業,如歐美知名品牌商的供應商或代工廠等,多已熟悉ESG的內涵與運作。實例如歐美大廠往往訂定各類促進供應商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或ESG之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或作業要點,以確保供應商落實永續發展及人權議題、尊重勞動人權與環境永續發展等。

  上述相關臺灣企業在海外布局,尤其在開發中國家投資設廠時,對於環保、公安、勞動標準等事項已多能恪守,更不乏進一步關注社會公益與慈善事業的實例。然而臺商家數眾多,規模與素質不一,因此亦時聞廠商因未遵循環保或勞動標準,以致遭遇地主國政府重罰或環保團體、媒體撻伐的情事。

  事實上,在去年12月間,電子大廠緯創公司才爆發其新設立於印度卡納塔卡省(Karnataka)的蘋果手機組裝廠,因印度籍員工不滿公司核發薪資與加班費短缺而砸廠及搶奪公司財物的重大暴動事件,引起臺灣與印度譁然。蘋果公司迅速派員實地調查後,火速宣布緯創公司違反公司內部勞動規約,要求即刻改善對員工管理與待遇,並在改善前暫緩委託緯創代工生產訂單。

  該事件不論是對於近年陸續前進印度投資設廠的臺灣廠商,或加速轉移中國大陸供應鏈至印度、越南的蘋果公司與其他品牌廠商,以及強力推銷「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的印度莫迪政府三方,都是一記當頭棒喝,也反映出臺灣廠商對印度投資環境、勞工法規、社會文化等認識遠不及長期熟悉的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國家。雖然印度基礎建設不佳、勞工與稅務法規僵化及複雜,再加上政府效能不彰,與本地支援產業嚴重不足等問題,在在構成外商與臺廠的運作障礙,但臺灣廠商必須快速熟悉印度投資環境,了解當地勞工法規與員工管理文化,學習「在印度製造」的各類重要「功課」。尤其在當前網路與社交媒體日益發達的年代下,知名企業一旦爆發環保、勞工或人權爭議,很快即經由社群媒體傳播、抵制與串聯,演變成為重大危機,因此企業對於ESG表現不得不慎。

新冠疫情後ESG發展的新挑戰與我國企業的因應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與各國經濟,但也帶動國際社會對於企業治理、綠色環保、氣候變遷、負責任投資、人力資本培育等事務更加重視,也可望納入各國推動疫情後經濟復甦政策之中。例如,歐盟國家嚴重疫情至今尚未趨緩,經濟更受重創,2020年歐元區經濟衰退幅度達-6.73%,遠大於美國-3.50%。為振興疫後經濟,歐盟除通過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復甦計畫,總規模達7,500億歐元外,更將加速推動「雙重轉型」下之「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以使歐盟經濟未來更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資源缺乏、科技創新與供應鏈韌性等挑戰。

  然相較於歐盟,許多開發中國家因經濟衰退與財政困難,恐將擱置重大環境、能源或其他永續發展計畫,恐導致政府與部分企業放緩落實ESG等事項之努力。例如,屬於我國對外投資重鎮的東南亞國家除少數國家在疫情期間經濟成長依然強勁,例如越南,其餘國家疫情後復甦計畫的內容實值得關注。

  此外,如前所述之新疆棉花事件或緬甸軍事政變與經濟制裁,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南亞國家因地緣政治衝突或國內政經局勢而導致的不確定性升高,在當地投資或預計投資的廠商須更謹慎、全面思考投資策略。例如,緬甸原本被視為美中貿易衝突下廠商可移轉生產基地的目的國之一,近兩年臺灣紡織成衣、製鞋、電子等企業赴緬甸投資家數與規模均明顯增加。然在緬甸軍方政變及暴力鎮壓抗議的平民百姓後,引起歐美各國與我國大力撻伐。

  美國貿易代表署(The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在3月29日發布聲明指出,將暫停與緬甸於2013年簽署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TIFA)下所有的合作關係,並研擬是否停止授予緬甸普遍優惠關稅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GSP)計畫[2]。美國如停止給予緬甸GSP優惠,將對我國及其他在當地投資生產出口美國適用GSP優惠關稅的廠商,造成重大影響。更重要者,廠商如繼續在緬甸製造及出口,也可能遭到品牌廠商或消費大眾的抵制。根據經濟機構IHS Markit在2020年12月發布的經濟預測,原預期緬甸經濟可望在2021年迅速回溫,預估成長率可達5.7%,然在政變之後,該機構在3月時發布最新經濟預測中已將緬甸成長率大幅調降至0.20%。專家分析,如國際社會對緬甸擴大制裁, 將使緬甸陷入更嚴重的經濟困境,外資也將陸續撤離。

  目前我國已有超過百家公司簽署「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持續承諾對永續、綠色、誠信投資。我國全體因應新冠疫情的抗疫與防疫表現,受到各國高度肯定,顯示政府與企業過去多年來推動企業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已有一定成效。展望未來,全球與臺灣在疫情後將更加速推動綠色革命與數位轉型,除企業將改變營運與商業模式外,也將提高永續發展與企業治理。新冠疫情顯露全球化企業必須擴大對於員工照護、供應鏈安全、社會正義等不同層面的課題。在落實人權議題方面,實例上國內已有上市公司陸續宣示將根據各國際人權公約之內容,承諾將實踐對人權的承諾與責任,杜絕侵害或違反人權之行為,並定期關注國際人權趨勢,建立人權盡職調查計畫。地緣政治風險、勞動、民主、人權等議題將是當前我企業對外投資布局時需思考的新課題,也將是企業在海外訂定投資決策與模式時的新考驗。

[1] 美國在3月25日增列MEHL於禁止名單,說明MEHL是一個與緬甸軍方有關係的綜合企業,經營銀行業、建築業、觀光業等,MEHL的資料顯示部份收入會直接進入軍方,並且大多股票為緬甸軍方所持有。

[2] 自1997年開始,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布希陸續通過對緬甸經濟制裁法案,包括禁止對緬甸進行新的投資案件,停止自緬甸進口商品,禁止緬甸高官、軍方人員入境和凍結在美國資產與銀行存款等。歐巴馬總統上任後,2011年11月,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前往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2016年9月,翁山蘇姬出訪美國,美國於同年11月13日重新授予緬甸GSP待遇,緬甸輸美產品中計有3,868項為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