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_Earth
打擊非法漁獲,美擬加強進口水產供應鏈溯源及管制
日期:2021/03/25
作者:張聖杰
文件編號:WTOepaper730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USITC)於今(2021)年3月18日針對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IUU)之漁業及水產發布報告指出,若禁止一系列IUU的非法漁撈進口,預估將能為美國商業捕魚公司增加近6,080萬美元的收益。

  據了解,美國除了是水產出口大國外,亦是全球進口水產最多的國家之一,然2019年估計約24億美元的進口水產是透過非法漁撈獲得,占美國水產總進口量11%。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同樣有超過13%的野生水產品係來自非法漁撈,其中又以中國大陸、俄羅斯、墨西哥、越南、印尼為IUU漁業產品之主要出口國,渠等違反IUU行為來自諸多方面,包含在未授權的地區或季節捕撈、超過捕撈配額限制、誤報配額、使用錯誤漁具等。

  針對這些IUU漁業產品出口及活動較興盛之國家,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 NOAA)每2年向國會提出國際漁業管理改善報告,其中2019年最新報告有將厄瓜多、墨西哥、韓國列為從事IUU非法漁撈的黑名單國家。針對此等國家,美國將與其展開協商並確認該國在2年內採取實際改善行動,倘捕撈行為無明顯改善,恐將面臨美國限制進口、限縮漁船停泊港口權益等貿易制裁。

  以漁獲進口來源國貿易額觀之,臺灣為美國第10大魚產進口貿易夥伴,且為美國烏賊前4大進口來源國之一。然在臺灣出口之漁產中,有近14%的魚產被認為是透過IUU非法捕撈。報告指出,臺灣遠洋漁業規模為全球第2(僅次於中國大陸),被認定在太平洋地區有較多次IUU非法漁業行為,包括參與非法轉運、違反國際勞工公約等。同時,報告分析顯示,儘管臺灣近期較為積極改善,但美國勞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仍於2020年9月宣布將臺灣遠洋漁獲列入其2020年「童工或強迫勞動生產之貨品清單」(List of Goods Produced by Child Labor or Forced Labor),此舉除了讓部分臺灣公司輸往美國的水產需要證明其非來自強迫勞動之船隻外,更面臨美國當地轉單及拒單風險。

  另一方面,報告也指出,嚴格執行IUU非法捕撈進口禁令可能導致進口魚產銳減、價格上升,不過美國眾議院歲計委員會 (House Committee on Ways and Means)主席尼爾(Richard Neal)對此明確表示,愈來愈多非法海鮮進入到國民日常飲食當中,有必要加強對水產供應鏈之追蹤及控管。

【由張聖杰綜合報導,取材自Reuters,2021年03月19日、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2021年0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