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回上一頁

遙望2018“零關稅”不是夢

-2015/09/25


緬甸海關總局消息,截至目前,大部分東盟國家已就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事宜實施了减税計劃,僅剩下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CLMV)等幾個少數國家尚未完全實行,預計這些國家將在2018年才能真正落實零關税的實施計劃。


目前,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等4個東盟新成員國對東盟進口商品給予免税待遇的覆蓋率已達97%,預計2018年可全部給予免税待遇。


緬甸自1997年開始實施減稅計劃,並於1998年頒布了《CEPT Product List and Tarriff Reduction Plan》。截至2008年,從東盟成員國進口的商品共有8236種,被列入徵收5%甚至免税的名單之中,到了2012年則增加至9558種。


東盟自由貿易區(ASEAN Free Trade Area,簡稱AFTA)於1992年提出,加入該貿易區的國家包括了原東盟6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文萊)和4個新成員國(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經過10年的構建,原東盟6國於2002年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區計劃,其他新成員國也正在加快相關關税的削减速度。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0年,在文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等國家之中,已有99.11%的商品關税被取消,而在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等國家當中,則有98.86%的商品關税降至5%以下。與此同時,東盟成員國国之間的直接投資正在快速增長,其中僅2010年增幅就高達132%。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有成效地推動經濟一體化的步伐,東盟各國還共同制定了《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該《規劃》囊括700多項工程和計劃,總投資規模約達3800萬美元。從東盟秘書處獲悉,目前東盟各國已完成了經濟共同體藍圖規劃 73%以上的目標。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