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RTA議題 / 我國參與情形 / 相關研究

劉大年、楊書菲:兩岸觀點/經濟轉型 ECFA扮催化劑

  大陸目前正處於經濟轉型的十字路口,要由「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市場」,由「出口導向」的發展導入「內需推動」,由追求GDP的成長改為追求人民收入的成長,並兼具改善所得分配不均的作用。


  此時此刻的台灣,在主要出口市場-歐美國家經濟不振,主要加工基地-大陸經濟轉型的情勢下,亦面臨不得不變的關鍵時刻,不僅要加速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由代工走向品牌,更要降低對歐美市場的依賴,開拓新興市場;同時也需重新思考定位兩岸貿易關係、產業分工及產業合作的可行模式。


  在此改變的脈動下,ECFA無疑是促成兩岸經濟轉型最佳催化劑。大陸對台灣的市場開放,給台商由加工出口向內需市場拓銷轉型的機會。過去台商對大陸的內部市場及內銷產業並不特別重視,未來在ECFA的關稅優惠及市場准入的加持下,將提高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有助於台商拓展大陸市場。


  尤其服務業具有文化及區域特殊性,兩岸文化、語言及生活習性相近,很適合兩岸發揮各自的優勢進行產業分工與合作,另一方面也提供台灣本土品牌發展的機會。


  此外,如何在ECFA框架下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帶動兩岸產業成長、轉型,是更為重要的關鍵。兩岸過去已建立綿密的生產網路與分工體系,在未來將推動的新興產業部份,也具有相當的共通性。所以無論是在既有的產業或新興的產業,均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兩岸實應把握此一機會,利用產業合作做為提振經濟的助力。


  在國際經濟不振、需求不足的外部影響,以及大陸勞動工資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內部限制下,大陸意識到,過去依靠出口來驅動成長的經濟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


  有鑑於此,大陸採取一系列促進外貿平衡發展和優化貿易結構的措施,包括鼓勵加工貿易向內地移轉,開拓新興出口市場,發展策略性新興產業及服務業,以及擴大內需等,促使大陸的進口需求結構開始轉變。


  台灣在大陸進口市場的市占率逐年下降,不僅反應出台灣的競爭力逐漸喪失,亦顯現台灣已背離大陸產業轉型趨勢,出口項目與大陸的進口需求不一。加上外資在中國當地化程度不斷增加,且大陸產業日趨成熟,許多原本倚賴進口的產品項目已可自行生產。換言之,大陸的「進口替代效果」已經產生,加劇了對台灣出口的排擠效果。


  此外,兩岸在新興產業發展的起跑點愈來愈接近,台灣相對大陸所擁有的技術優勢差距正逐漸縮小;而大陸環保意識抬頭,在有限的土地及資源下,提出「騰籠換鳥」政策,提高對台商的投資及經營要求,迫使其往內陸移動。這種種的轉變都將影響大陸台商的投資布局,並可能進一步影響兩岸的貿易關係及產業分工,值得注意。


  因此,在政策方向上,政府首先須提供廠商大陸內需市場需求的相關資訊,並持續關注大陸政府要培育哪些拉動力強的消費項目,同時透過兩岸ECFA貨品及服務貿易的談判,針對台灣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項目,優先要求大陸對台灣開放及降稅,提高台灣產業在中國內需市場的競爭力。


  此外,兩岸應利用兩岸產業合作來創造新的商機,透過提供新產品、新服務,及建立新標準、新模式,共同進軍全球市場,以提升兩岸的經濟實力,維持兩岸經濟的永續成長。


(作者劉大年是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書菲是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文章摘錄自預定於3月底出版的《兩岸經貿關係的機遇與挑戰》一書。)


資料來源:2013/03/14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