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研究成果 / 時事評論

劉大年:台灣轉大人後的經貿談判

  日前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台灣的貿易政策檢討會議中,台灣 主動宣布在未來WTO談判中不再爭取開發中國家的特殊待遇,而將會 以適用已開發國家的待遇參與談判。這意味台灣將準備以開放的態度 盡更多的義務。我國的談判態度,與過去WTO各會員錙銖必較、各次 集團針鋒相對,形成強烈的對比。
  

  WTO並沒有規定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身分的條件,而是由會員 自我宣示。兩種身分主要差別是在履行多邊協定時,已開發國家通常 開放程度較高,開放時程也較快,而在實施一些措施,例如貿易救濟 措施時限制較多。反觀開發中國家則可享有較長的自由化調適期,也 可有較大空間引用貿易救濟措施。
 

  台灣的宣示對WTO改革具有正面作用,但一些發展程度與台灣相近 、甚至超過台灣的國家,例如南韓及新加坡,仍是主張開發中國家的 身分。未來若曲高和寡,其他國家不跟進,台灣也需注意角色如何調 整的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無視WTO多邊機制,逕行引用美國《貿易法》 ,以雙邊模式追求公平貿易,片面實施貿易保護措施,各國也直接採 取報復手段,點燃全球貿易烽火,使得WTO功能更加弱化,甚至有被 邊緣化的危機。WTO內部也興起危機感,更有不少改革聲浪。
 

  川普最詬病的是中國大陸在2001年加入WTO後,利用WTO自由貿易的 環境大幅擴展貿易,但市場自由化卻緩慢,非關稅貿易障礙林立,更 有諸多政策違反WTO規範,但WTO卻任由中國坐大而束手無策,此是造 成中美貿易嚴重失衡的主因。美國不但不認同中國在WTO以開發中國 家自居而占盡便宜,更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美中貿易角力未 來必然會延伸到WTO,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台灣在2012年加入WTO之後,原本希望利用WTO多邊貿易平台積極參 與談判,以擴展經貿空間,但迄今WTO談判進展遲緩;反觀區域主義 盛行,大量興起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反而使台灣居於更不利的 競爭地位。希望我國的宣示未來能有助於WTO多邊談判的成功,以降 低FTA對台的衝擊。
 

  此次宣示也顯示台灣未來在國際經貿談判中已經畢業「轉大人」, 所以政府談判的思維也要調整。以往談判通常會以開發中國家當擋箭 牌來爭取更有利的條件,往後台灣必須展現已開發國家的立場,由開 放標準較高的部分作為談判起點,所以對於談判人才培育和開放後可 能受影響的弱勢產業配套措施,必須提早到位。未來台灣若有機會參 與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談判,此將是最好 的試金石。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A15/時論廣場 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