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研究成果 / 時事評論

李淳:名家觀點/大象打架…盯二個關鍵時刻

  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溫,兩隻大象打架,勢必殃及全球經貿情勢,不可不慎。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性情反覆,政策方向難以捉摸,或許可先密切留意7月6日、11月中旬等二個關鍵時刻,雙方貿易爭端的戰局走向與實際影響會較明朗。

 

  觀察雙方提出的制裁清單,相對於美國集中在高科技產品,中國大陸的反制則以農產品為主,這也反映出雙方的終極目的。以美國而言,就是為了抑制中國透過各種不公平的手段,達成「中國製造2025」產業升級的目標;中國則是希望增加川普面對國內的政治壓力,正值美國即將迎接11月的期中選舉,內部利益團體施加壓力,可能迫使川普改變政策方向。


  根據美方的說法,清單中三分之二的產品制裁將於7月6日生效,也就是說,仍有超過二周的時間可以談判磋商,端看中國是否釋出善意,藉此改變美國立場。

 

  美國這次制裁清單包山包海,不僅衝擊中國本身,包含台商在內於中國生產製造、出口至美國的外資都將受到影響,確實可能造成全球市場秩序混亂,也會墊高美國企業進貨成本。

 

  對於台商而言,應了解有多少產品是為了因應中國內需市場?又有多少產品是以出口美國為主?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統計數據,在資料不足的情況下,實在不容易評估美中貿易戰對我們的實際影響。

 

  然而,危機就是轉機,倘若樂觀看待,台商在過去五、六年間,逐漸調整以中國內需市場為主,受到的衝擊自然較小。另一方面,也有機會奪回過去在美國市場失去的市占率,當然,南韓、墨西哥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也多做此想,我們能否把握良機,仍待觀察。

 

  比較令人憂心的是,這很可能只是美中貿易爭端的序幕,未來衝突可能持續擴大。因為美國所提出的要求,並非中國在短期之內可以應允的,例如取消2025中國製造大規模補貼,除了中國本身產業政策需要大幅調整,也需要回應國內民族主義的壓力,如何找到既可回應美國,又能安撫國內情緒的平衡點,考驗著北京當局的智慧。

 

  此外,川普態度難以捉摸,也許前一秒還在談和,後一秒就翻臉不認人,例如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5月中旬訪美磋商貿易問題,當時他解讀美方釋出的態度,雙方不會互課關稅,貿易戰也不會開打。言猶在耳,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如今雙方已經箭在弦上,戰局一觸即發,因此在7月6日制裁生效以前,仍有太多變數與不可預測性。

 

  另一關鍵時刻,在於今年11月的美國期中選舉,由於目前已經進入「備戰模式」,無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均著眼於能否爭取更多選票支持。倘若屆時共和黨成功保持國會多數的局面,川普可能維持現行強硬的立場與做法;但若最後由民主黨取得多數,川普施政必然受到相當程度的制肘,無法隨心所欲,必須考量決策能否獲得國會支持,氣焰或許會有所收斂。

 

  雖然美國期中選舉結果無法全面反映川普全球經貿政策的成敗,但絕對是影響美方決策的一大因素,所以從中國角度來看,現階段可能採取以拖待變的做法,等待川普政府「期中考」成績出爐,才會明確決定要以何種態度和立場回應,屆時對於台灣與全球情勢的影響將更清晰,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口述

資料來源:2018-06-20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