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從全球大豆貿易證實進口食品有損國內環境

  環境的永續發展和食品安全為目前全球共同面臨的最大挑戰。國際食品貿易在全球食品安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普遍認為以環境面而言,進口國是食品貿易中的受惠國;出口國則是必須承擔環境成本的一方。然而近期密西根州立大學(MSU)在全球大豆貿易的案例研究中則表示,進口國或許才是必須承擔環境成本的那一方。

  隨著人口數增加,且為了滿足大豆作為動物飼料和食品的需求,中國大陸對於大豆的需求不斷上升,截至目前已消耗全世界約60%以上的大豆出口,而其中大部分來自巴西,並且巴西低廉的大豆價格也是中國農民無法比擬的。在5月7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上,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全球大豆貿易進行之研究表明,國內農民為因應食品進口而改變作物種植此舉可能會破壞環境。

  巴西將大範圍的熱帶雨林和喜拉朵(Cerrado)地區轉變為農田曾受到許多關注,巴西政府也制定相關政策以舒緩在該地區造成的環境破壞。普遍讓人接受的結論是,食物進口國獲得環境效益並將環境成本轉嫁到出口國。然根據該研究指出,這種轉嫁實際上只是一種交換(exchange)。舉例而言,如果進口國從種植大豆改為種植其他需要更多水分和營養物質的作物(如:玉米),那麼所造成的氮汙染(nitrogen pollution)將損害自身環境。

  該研究小組分析六大洲,總計160多項農作物在收成後遺留在土壤中的氮;並針對主要大豆生產國家(如:巴西、美國)及主要大豆進口國家(如:越南、日本)觀察其土壤氮變化(nitrogen change)。研究小組更深入研究中國大陸東北部農田的土壤,並發現其氮污染增幅最大的是從種植大豆轉為稻米的田地,其次則為玉米田。

  該報告指出,在全球食品貿易對於環境的影響中,大豆貿易只是其中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案例。因此,貿易協議之談判應提供更完整的訊息。舉例而言,由於美國大量廉價玉米的出口造成原本墨西哥和南美洲境內種植玉米的田地改為種植蔬菜,因而需要投入更多氮肥。不過氮變化也並非是唯一因素,因受全球市場的需求變化而改變作物種植一樣會增加水資源的供給。

  研究人員劉建國(Jianguo Liu)補充:「這項研究旨在強調國際貿易中不能只仰賴傳統認知。近年來,研究人類和自然相互作用的方法-「遠程耦合框架」(The Framework of Telecoupling)即顯示了更多可能阻礙永續發展的因素。」

  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密西根農業研究所(Michigan AgBioResearch)和中國大陸國家重點研究與發展計畫(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所資助。

【由郭家瑾綜合報導,取材自EurekAlert! Science News,2018年5月7日;PNAS,2018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