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智庫:WTO部長會議的失敗係因缺乏集體領導

  印度經濟政策智庫「國際消費者團結與信託協會」(Consumer Unity & Trust Society International, CUTS International)秘書長瑪塔(Pradeep S. Mehta)與執行董事恰特吉(Bipul Chatterjee),針對日前第11屆WTO部長會議(the 11th Ministerial Conference, MC11)未能產出具有全體共識的部長宣言發表評論。

  首先,多邊主義一再遭到質疑,WTO部長會議也有過未能達成部長宣言的紀錄,但兩位研究人員直言,這是首次所有會員都不願再努力嘗試達成協議;這樣的危機不僅是一次性事件,也不限於貿易領域。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一系列的事件在全球三大公共領域:安全、環境及貿易上不斷發生,多邊談判與解決方案在這三大領域屢屢出現波折,然而,多邊主義所遇到的大小障礙,並不等同於全球化已遭到強烈抵制。以英國脫歐為例,真正反應的其實是由於資本、勞工與技術日漸加劇的不平等,因此造成經濟上的緊張情勢,而非僅因貿易本身。

  全球化的三大支柱:貿易、投資與移民,事實上都有正面表現。WTO指出,經過數年的停滯,全球貿易將於2018年有更多成長,此乃因為西方國家的經濟復甦,以及對於服務業與新科技的投資增加。儘管仍有許多政治挑戰,跨國匯款與移民移工的成長,證明全球化的腳步並未停歇。因此,真正的問題在於如何解除貿易多邊主義所遭遇的危機;而唯有透過更大的、集體的政治推力,才能更均衡平等地讓每個人享受全球化的果實。

  1999年的西雅圖部長會議與2003年的坎昆會議都沒有達成部長宣言,然而MC11主席,阿根廷部長馬卡拉(Susana Malcorra)卻曾公開表示在MC11之外仍有許多值得努力之處,暗示對於MC11未抱期望;加上身為主要貿易實體的美國,對於本身的訴求也不夠明確,甚至希望在相關文件中都不要再提及杜哈發展回合,這顯然不是眾多開發中會員能夠接受的選項;因此,兩位印度學者認為,整體談判氣氛顯示沒有會員試圖找尋可能的談判落點,更遑論達成協議,這與過去的例子大不相同。

  MC11的失敗在意料之中,早在日內瓦的會前會中,美國就曾表示對於「發展」二字與WTO多邊體系存疑,卻也只有印度部長帕布(Susan Prabhu)表達抗議,並強調發展是WTO的核心,而其他會員未曾站出來反對美國的立場。也因此,美國貿易代表萊泰澤(Robert Lighthizer)在MC11第二天就離場也不讓人意外。

  WTO多邊體系的運行,仰賴三項功能:談判、定期工作計畫與爭端解決機制。但如今,談判停滯,定期工作計畫就像是例行公事,而爭端解決機制因案件積壓與杯葛,遭遇強大的壓力。也許就是因為爭端解決的成功,WTO體系反倒成了「受害者」,2017年,美國拒絕為WTO上訴機構(Appellate Body)提名成員投下贊成票,在需要正面共識決及現任成員即將退休的情況下,上訴機構將難以運作。

  WTO改革要有成果必須花費不少時間,首要之務,是會員要先對於哪些領域、哪種類型的改革達成一致意見。例如爭端解決機制要採用正面或負面共識決;或是定期工作計畫應如何改革,才能讓所有會員平等廣泛地參與,並公平地分配成果。

  瑪塔與恰特吉在這裡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集體領導」。兩位學者指出,過去美國在二戰後肩負起全球公共領域的領導地位,為全球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穩定成長,但也造成了各國的發展不均衡;美國必須理解到單極化的領導已不再適合現今的環境。儘管美國近期的政策偏好,使得全球公共領域出現權力真空,但中國大陸與其他新興經濟體也都體認到自己是無法擔任如美國過去的單極化角色。站在全球治理的角度,集體領導是更為適合的方式,所有國家應該做好準備,在WTO或G20之類的場域發揮自身角色,並理解到即便是討價還價的結果,也可能帶來雙贏。

【由羅絜報導,取材自The Wire,2017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