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電子報 / 主題索引 / 國際經貿焦點 / RCEP

印度國內擔憂RCEP可能帶來國際訴訟及強勢外國商品競爭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第19回合談判於今(2017)年7月24~28日在印度海德拉巴舉行。第三世界網絡(Third World Network, TWN)資深研究員桑古塔(Ranja Sengupta)於22日在印度前農業部長組織之圓桌會議中表示,外國投資者可利用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為管道,對政府提出訴訟。由於訴訟必須耗費大量金錢,加以當地貪腐因素影響,相較於已開發國家,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國家難以獲得勝訴,政府最終可能付出巨額賠償。

  印度安得拉邦政府停止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企業在原住民土地的採礦特許經營,該企業於國際仲裁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Arbitration, ICA)提起訴訟,倘若敗訴,印度將須支付4,471萬美元的損失賠償;而印度正面臨20起類似案件。

  此外,桑古塔認為,印度參與RCEP,可能無法應對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紐西蘭和澳洲等國家的競爭,尤其是已開發國家大力推動92%貨物進口關稅調降至零。RCEP將導致澳紐傾銷肉類和乳製品,嚴重危害進口國相關產業,受害最深的是酪農、農園業主、製造業勞工、病患、原住民和婦女,人權也遭受侵蝕。

  印度公司反對政府於RCEP承諾將於短時間內消除大多數貨物關稅,並預定於7月25日向談判代表表達意見及擔憂,如:RCEP調降關稅至零,可能導致中國大陸貨物進口激增,因此產業認為需要更長的降稅調適期。參與表達意見之產業包括鋼鐵、資訊科技服務、製藥(含學名藥)、乳品業、汽車、化工、紡織和石油化學等。消息人士指出,RCEP此回合談判相當重要,16國必須提出修訂關稅減免優惠之承諾。

  今年5月RCEP河內部長級會議時,儘管中國大陸等國要求減免92%貿易產品關稅,但印度承諾零關稅比例不超過80%,且其對大多數RCEP成員之降稅調適期為15年,特別是對中國大陸之降稅調適期則延長為20年;相對的,印度要求更多的服務市場開放,如簡化對專業人士跨國短期工作之規範,然而大多數RCEP國家並不願提供相關承諾。印度政府已要求國內產業機構進行磋商並提出具進攻利益的領域,作為政府談判戰略的一部分,但消息人士指出,大多數國內企業僅告知其防衛利益,換句話說,包括鋼鐵、農業和化學品等產業部門都表示需要高關稅保護。

【由李宜靜報導,取材自bilaterals.org,2017年7月22、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