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服務業發展概況及貿易前景報告1

回顧近十餘年來,我國為推動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政策,自民國七十六年起,先是開放外國保險公司進入台灣保險市場,並於八十一年開放本國新保險公司之設立。除使得我國保險市場更為開放與活潑,也間接促進我國金融服務效率與品質的提升與保險商品之多元化。然而開放市場過程中,我國保險公司之家數,由原先之二十二家左右,一度快速擴增至六十餘家。由於公司家數大幅增加,目前保險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企業規模結構  以保險市場結構(保費收入)而言,產壽險分佔市場11.08%及88.92%,呈現產險市場規模遠較壽險為小。以九十年為例,前五大壽險公司之市場佔有率高達80%,前五大產險公司之市場佔有率亦達46%,顯見市場集中度高而規模不一。 -外資企業(外資比例超過50%者)比重  截至九十一年六月底為止我國保險業總計五十八家,包括產險公司(含漁船保險合作社)二十八家,其中十家為外國產險分公司,二家為外國產險子公司;壽險公司二十九家,其中十家為外國壽險分公司,六家為外國壽險子公司,另專業再保險業因業務特性目前仍為一家。由於來台營業之外國保險業,多屬世界知名之外國保險業,具有悠久之歷史及優良經營績效,對提升國內保險專業水準,因應國際化及自由化之趨勢,已有相當之助益。 ● 產業特性 1.與其他產業之關聯性: (1)保險係金融體系中重要的一環,亦為危險分散提供保障的一種經濟制度,保險業與企業之關係極為密切,保險商品除可保障企業財產及員工安全,分散經營風險外,亦可提高企業信用,便利資金融通,因此保險業有助長企業發展之功效。 (2)保險業之發展可為其他行業創造商機,舉例而言,保險業一般對資料處理有高度需求,故創造電腦相關行業新市場及需求;又健全之保險服務,可協助旅遊業者降低執行業務時所衍生之風險,以協助其業務之推展;農作物保險可保護農夫免於蒙受因自然災害或天氣變化之損失,故農業亦因保險業之發達而受益。 (3)由於社會大眾對保險商品之需求日益多樣化,致保險商品與其他金融商品之同質化不斷進展,更使銀行、證券、保險間的業務區隔漸趨模糊,並導致金融跨業經營並朝向大型集團化之趨勢。目前我國保險業除已可透過成立或加入金融控股公司方式,達成跨業經營以獲綜效之外。對未加入金控公司之保險業,亦可透過策略聯盟及依新修訂之保險法規定,透過轉投資銀行、票券、證券、期貨、信用卡等保險相關事業,以達到相同之效益。可預期未來保險業面對其他金融相關行業之競爭將日益劇烈,與其他金融業相互參與經營之程度亦將逐漸提高。 2.影響本產業發展之重要因素: (1)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保險業之發展與整體經濟環境息息相關,舉凡人口結構、科技發展、消費者需求及政府政策之改變,均將影響保險業之經營策略及發展前景。另保險業為國際性業務,經由分保作業與再保險市場往來,以達危險分散目的,因此全世界之保險業無論直接、間接皆有業務往來,故國際間經濟金融情勢之重大變化往往直接或間接影響保險業營運,舉例而言,去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不僅造成全球保險公司之重大損失,亦促使國際再保險市場緊縮承保及費率攀升,間接影響各國保險業之經營。 (2)政府監理制度:保險業為特許事業,世界各國政府,對保險業之經營,原則上均予監督管理,雖則監理寬嚴程度或有不同,但政府對保險業之監督均甚重視,其主要原因,乃保險事業之成立,必須集合多數經濟單位,保險公司之經營成敗,攸關多數人之經濟生活及社會安定,因而促使政府對其進行審慎之監理,故保險法規制度運作的良窳,對保險業及經濟活動的發展影響重大。 (3)市場國際化、自由化程度:保險市場開放與國際化除可加速引進保險專業技術與優良管理及行銷方法、提昇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刺激保險商品創新及多樣化外,同時可提昇保險從業人員之專業素養,有助大眾對保險實際內容之正確認識和瞭解,另亦有助保險業向海外發展之準備,故保險市場之國際化、自由化程度為影響保險業發展之重要因素之一。 (4)人力資源:保險業除與一般產業一樣需要領導、創新與經營理念外,更有賴外勤人員積極之招攬活動,由於保險業係提供無形之商品服務,因此,保險業之商品特性、商品內容、公司作業流程及營運狀況能否順利傳遞給消費者,均有賴招攬人員透過各種之行銷通路進行,故人才實為保險業最寶貴之無形資產,保險專業人才之培訓更為提昇保險產業競爭力之重要基礎。 3.為資本市場重要之機構投資人: 保險業為中長期資金的供應者,對協助促進公共建設、推動重要科技及創業投資及協助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又保險業資金龐大,其所從事投資之途徑包括政府公債、股票、公司債、不動產投資、放款等,故對實際資本形成占重要地位,亦具有穩定交易市場之功能。 三、產業貿易概況 依據中央銀行國際收支統計經常帳下之保險部分收支資料,民國八十六年我國保險支出為美金459百萬元,八十七年為美金526百萬元,八十八年為美金519百萬元,八十九年為美金587百萬元,九十年為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