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研究成果 / 時事評論

劉大年:中美經貿趨向摩擦但不對抗

  美國總統川普發表國情咨文,再度強調保護貿易政策,指出將致力修正不利的貿易協定,強力執行貿易規則。川普上任後已做了不少事,讓全球經貿局勢陷入緊張。

 

  最近的一樁是批准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建議,對太陽能電池與模組以及大型洗衣機的進口防衛案,將採用關稅配額措施,以協助國內受損害的產業,中國大陸是主要受影響國家。中國大陸也不甘示弱強硬回應表示不滿,美中經貿關係發展再度成為話題。本案另一個主要受衝擊國家韓國也質疑,美國執行此措施的合法性。

 

  回顧川普就任一年,在落實經貿政策上,主要是不依賴世界貿易組織(WTO) 的多邊機制,而以透過雙邊途徑追求公平貿易為主;並善用所有的貿易工具。以上述進口防衛措施為例,是早在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時代即有的措施,在GATT初期是各國廣為使用的工具;但由於使用門檻高及限制多,許多國家早就不再使用而改走其他途徑,例如反傾銷稅及平衡稅。美國上次使用進口防衛措施,已是2001年針對進口鋼鐵產品的案件,當時也是針對中國大陸。

 

  不過川普使用塵封已久的貿易工具也不是第一次,上任後以國家安全理由對進口鋼鐵及鋁產品的調查案,也是依據多年未曾啟動的232條款,主要目標也是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對此也表達強烈不滿。

 

  川普一直認為整個世界經貿制度對美國不公平,使得美國貿易赤字不斷增加,必須加以反制。美國最主要貿易逆差國中國大陸自然成為首要目標。川普曾公開聲明中國大陸為競爭對手,對競爭對手豈能手軟,所以迄今推動的許多貿易政策,對中國大陸影響最大。甚至有些措施直接衝著中國大陸而來,例如美國強硬拒絕承認中國大陸市場經濟地位,以及根據301條款對中國大陸展開違反智慧財產權的調查即是例證。

 

  不過另一方面,川普上任以來,與習近平已見面三次,電話熱線六次,賀電及致信各一次,頻繁程度超過以往美中領袖互動。每次見面不但熱絡,也有具體成果;例如建立對話機制、啟動改善貿易失衡計畫,以及中國大陸對美加強採購,顯示出雙方柔軟折衷的身段。

 

  綜合以上,未來中美經貿關係的趨勢可能是「摩擦但不對抗,並以溝通取代衝突」;另外也會藉由政治合作,以降低經貿糾葛,例如解決北韓問題,此為大國權力遊戲的常態。

 

  美中雙邊經貿關係有如走在鋼索,紛爭絕對不會停止,但尚不至於爆發貿易大戰。不過美國經貿政策一向是先有棍子,才有可能有胡蘿蔔,所以未來美方對中國大陸的制衡措施仍會接踵而來。

 

  美國也聲明啟動進口防衛可以恢復國內工作機會,而許多就業機會都是集中在川普選舉勝出的州。雖然目前川普支持度偏低,談連任也言之過早。但川普要連任的前提是上次支持他的州絕對不能倒戈,想當然爾,川普會把握此機會,以貿易措施來累積政治資本。在美國特別的總統選舉制度下,下次總統選舉再次出現普選票大輸、但選舉人票領先而勝選連任,也並非不可能。

 

  在美國總統選舉的歷史中,外交處理得當但經濟不好的總統是絕對不會連任,好的經濟情勢則是連任其中一要件。美國去年經濟成長率約為2.2%,表現不錯;失業率更降為4.1%,為17年來新低,未來成長前景看好。川普是聰明人,當然會善用此一機會。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

資料來源:2018-02-01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