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研究成果 / 時事評論

李淳:善用產業鏈 突破保護主義防線

  川普的美國優先策略在外貿上又傳出另一件讓台灣擔心的事,媒體報導,美國可能加徵5%的關稅。而早先,川普已明確宣示,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要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兩件事都影響台灣的外貿環境。


  立法委員昨天關切我國如何因應美國退出TPP,國發會主委陳添枝答詢時提到,不排斥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立委馬上有新的質疑:中國大陸會同意嗎?


  足見如何因應是個複雜的習題。簡單歸納各界對亞太經濟整合的幾種情境推測。第一種是美國退出TPP(撤回尋求國會批准之意願)後,剩餘11國繼續推動,或者「更名上市」。


  第二種則為美國以TPP內容為基礎,啟動與日本、越南、馬來西亞及紐西蘭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美國與其他TPP國家均已有FTA)。這是因為TPP的內容並非全然對美國不利,特別是如金融電信、智財權、電子商務、檢驗檢疫規則乃至於政府控制企業條款,當初都是在美國主導下通過。


  第三種為東協與中、日、韓、紐、澳、印度談判中的RCEP加速談判,甚至中國大陸會在美國缺席下,取而代之成為亞太經濟整合的新盟主,力推包含APEC 21個經濟體的「亞太自貿區」(FTAAP)。


  以上情境都有變數。沒有進入美國市場的優惠下,越南、馬來西亞可能便失去當初加入TPP的誘因。但另一方面TPP畢竟是各國辛苦了近六年,投入大量政治與經濟資源所獲得的成就,仍有收割的意義,更可藉此給美國製造未來回心轉意的壓力,因此也可能由部分國家藉由一個新名稱讓TPP內容及各國承諾先行生效。


  又如RCEP的速度,其實不是由中國主導,而是取決於印度以及東協本身的決心(或其他國家是否願意降低標準),而這些重點對象是否會因TPP破局而改變立場,也一樣是問號。最可能的情境,大概就是TPP的內容會成為一種標準範本,並轉化成為許多個雙邊的「迷你TPP」繼續蔓延。


  面對複雜的未來,台灣的基本態度,就是以「操之在我、取決他人」作為分界。操之在我者,包含按TPP內容照表操課的改革、產業及勞工的輔導調整機制、建立雙邊經貿衝突(基本是食品與農產品)的共識及解決,絲毫不應受到以上變局的影響,反而因為各種變化時機難測,而有加快腳步的必要。


  取決他人者,則包含爭取加入換名上市的TPP、洽簽雙邊經貿協定以及加入RCEP。至於雙邊經貿協定及RCEP,坦白講除日本等少數對象外,其他國家難免要看北京臉色,在「蔡-川」電話熱線後,恐怕更難。


  我國的處境使洽簽經貿協定困難重重,因此更需要發揮創意。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就是目前從高科技到紡織,許多產業的跨國經貿關係,已非由「國家」作為區分單位,而是以產業供應鍊的分工決定互動模式;世貿組織(WTO)等國際組織,也正在積極推動以產品別(如資通訊、環保、藥品)作為關稅及非關稅措施自由化的談判基礎。


  在這種以「產品為主軸」的自由化模式,看的是各國的產業分工利益而非兩國間的政治關係強弱,名稱也不是「XX與XX之FTA」,而是「資通訊產品協定」或「環保產品協定」,對台灣特別有利,就是一種我們該花更多心思及創意,找出各種對我有利又可引起共鳴的產業鍊關係及產品,並在WTO及區域架構下積極推動的方向。


  這種以「產品為主軸」的擴大自由化正可以突破各式保護主義防線。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

資料來源:2016-12-23/經濟日報/A4版/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