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2018年韓國吸引外資政策方向

一、韓國吸引外資成果

  綜觀韓國吸引外資政策之發展,其政府自1997年遭遇亞洲金融風暴之後,便積極吸引外人投資以帶動國內整體產業之發展。除了透過1998年《外人投資促進法》及相關法規之實施,取消對外人投資之相關限制,並給予外商投資諸多便捷及支援之外,同時也逐年透過「促進外人投資方案」之公布,對於外人投資及招商策略進行分析,以改善外資企業經營環境,進一步擴大吸引外資進入。2009年為進一步吸引外人直接投資,韓國政府提出「吸引外人投資行動方案」,形成一套全面性改善總體外人投資環境,以及有效擴大吸引外人投資效果之策略方針。該策略方針之重點有三:(1)特定對象客製化招商策略:針對中、美、日、歐等四大核心國家擬定招商策略;(2)改革外人直接投資支援體系:擴充一次到位的服務體系、強化地方政府支援外人直接投資的功能、強化海外招商宣傳工作;(3)改善外人直接投資行政程序:提高獎勵制度的透明度、修正政策執行過程中對外資企業不當的差別待遇。同時,提出「新成長動能前瞻發展策略」,該策略確立吸引外資之重點領域包括:綠色技術產業、高附加服務產業等有助於產業高值化和經濟成長領域,而此策略也成為韓國未來產業發展政策之基本架構。

  在逐步採取投資自由化的各項舉措並且開始積極吸引外資進入的情勢下,韓國外資進入的情況明顯增加。之後更隨著政府積極推動吸引外人投資政策措施、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效應、國家信用評比等級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韓國的外人直接投資成長率屢屢創下佳績。外人直接投資的申報金額在2010年達到自1998年以來的最高記錄,達130.7億美元;其後更年年升高,2012年再創新高,達162.6億美元。2014年更由於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大幅增加,達到190億美元;2015年申報金額更是首度超越200億美元的關卡,達到209億美元;2016年申報金額持續超過200億美元,但是受到薩德事件的影響,使實際到位金額驟減。在此情勢之下,韓國政府仍積極運用吸引外資政策,消除部分投資障礙,2017年申報金額同樣超過200億美元,而實際到位金額也再度上揚,達到128.2億美元。



二、2018年吸引外資條件


(一)國際經濟情勢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的評估,在2017年上半年國際投資力道強勁的帶動下,整個局勢一片看好,投資趨勢充分展現出恢復的景象。預估2018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達到3.7%。進一步而言,2017年上半年先進國家和新興國家的消費心理和投資都獲得改善,不僅促進了交易量,也相當程度緩解了短期風險所造成的影響。雖然先進國家在2018年的經濟成長率多少有些停滯,所幸在新興國家的支持下,全球經濟成長率仍然可望微幅上升0.1個百分點。

  然而,全球經濟仍然存在多樣性的風險因子,可能導致2018年中期的經濟成長率有所下滑。受到中國大陸等部分國家過度負債之累,企業投資資金到位具有風險;再加上,美國升息帶來的影響,多少降低了新興國家資金流出的意願,這些因素都對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帶來緊張感。再者,即使新興國家失業率降低,低通貨膨脹現象仍持續維持,此造成新興國家的中期成長前景可能下修。最後,先進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核武問題、恐怖主義、氣候變遷等問題,亦可能導致市場心理萎縮。
 
(二)國內經濟情勢

  包括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和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開發研究院(Korea Development Institute, KDI)等機構都預測,2018年韓國經濟成長率大致在2.5~3.0%之間,較2017年的變動不大。在此情況下,政府的政策對於社會經濟的影響便益發重要,主要是民間消費因素在主導著經濟的成長,此表示內需市場相對重要。預期非IT部門(鋼鐵及造船)仍持續低迷,但是以通信、汽車、化學等新技術部門為中心的設備投資將有所增加。

  關於出口方面,在全球經濟復甦的情勢下,隨著新興國家為中心的進口需求增加,預估韓國的商品出口將持續恢復。然而,由於與中國大陸和美國等主要國家之間的交易條件惡化,仍然存在著下修的風險。在消費者物價方面,即使不考慮需求方的物價壓力增大,在油價的基數效應(Base Effect)縮小、農畜水產物價格的漲勢停滯等供給因素的影響之下,2018年消費者物價預估將上升1.8%。

  關於失業率方面,雖然外國觀光客減少、工程景氣不穩定,但是在出口回穩、政府就業政策的利多條件之下,2018年失業率應與去年相似,約在3.8%左右。

  總體而言,2018年上半年在世界經濟恢復導致出口及消費投資改善,以及薩德爭議逐漸平息對中貿易條件有所改善,再加上政府的家庭所得政策之下,預期消費將呈現上升的趨勢。下半年則隨著與美國等主要國家的貿易條件惡化、主要國的貨幣政策正常化,使金融市場的變動性增大;再加上北韓在地緣政治上造成風險等結構性因素,預期將造成經濟心理萎縮。

三、2018年吸引外資政策方向

(一)確立吸引外資政策與制度
 
  1. 持續強化吸引外資之政策與執行體系

  進一步強化吸引外資政策與基礎設施;首先,整合中央/地方政府、韓國貿易館(Korea Trade-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 KOTRA)與專家等吸引外資機構之意見,確立產業別與地區別之吸引外資計畫;其次,則是在海內外建構吸引外資之基礎設施,海外的部分透過特定貿易館在當地蒐集最新之吸引外資相關資訊,國內則建置線上投資資訊中心,整合與提供吸引外資之相關資訊。
 
  2. 活化吸引投資計畫(IKMP)[1]

  首先,致力於將所有吸引投資計畫集結在IKMP裡,促使KOTRA市場支援計畫更加高度化,並進一步使韓國的吸引全球資金事業平台化。其次,海外貿易館實施專責制,促使發掘外資之職員專門負責化,藉此強化外資發掘能力。最後,擴大「投資韓國」(Invest KOREA, IK)[2]吸引外資諮詢小組之編制,透過與外部專家的合作,提高專業性。

  3. 以創造就業為中心構築吸引外資基礎設施

  首先,建立協助外資企業求才支援體系,確立支援計畫之內容,以及僱用支援各階段之策略,將支援人力資料庫化。同時,建立僱用類型別(新進人員/資深員工)公私合作平台,成員包含政府、民間、專家等。其次,以促進吸引外資實質效果(資金到位/僱用)為中心,改善吸引投資制度。

  4. 強化投資宣傳與政策研究基礎設施

  首先,擴大與強化國家吸引投資宣傳平台之功能,包含:(1)輿論宣傳:政府創造就業與促進新成長政策舉措,改善投資吸引條件等項目之國內外宣傳;(2)投資振興大使:擴大至主要投資對象國(北美、歐洲、中國大陸)發掘投資機會;(3)網際網路:內容改編、擴大地方政府宣傳之支援;(4)宣傳資料:製作能夠反映貿易館、吸引投資負責人員需求之宣傳資料。其次,確立吸引外資政策支援計畫,內容涵蓋:(1)外資經營實態調查;(2)海外投資計畫風險調查;(3)地區別吸引投資策略;(4)季度別投資吸引實績分析報告。

(二)吸引投資計畫發掘


  1. 擴大國內企業/地方政府計畫之發掘

  首先,透過擴充IKMP基礎設施,提高計畫發掘之數量(2017年250件→2018年500件)與對象(既有以新創業、地方政府為主→擴大至中小/中堅企業及民間計畫)。其次,以新成長動力產業[3]為中心,將重點吸引領域標的企業「計畫化」(即根據不同標的企業擬訂吸引投資計畫);具體而言,先由IK本部的專家選定各產業的國內企業和海外標的企業,針對各領域國內企業進行需求調查,再由海外貿易館擬定外資標的企業之招商策略以及進行招商活動。

  2. 掌握外資企業僱用規模並選定潛力領域/企業

  掌握目前17,000家外資企業之僱用規模與瞭解其所需支援,並建立基礎資料庫。選定僱用創造效果高的重點標的產業與企業,關於標的產業部分,透過分析IK所有計畫之僱用規模選出潛力領域(即成為「高附加價值服務領域」);在企業需求方面,定期監測與更新僱用人員與原始設定目標之差距。

(三)招商活動之展開

  1. 針對個別國家之標的產業進行招商活動

  活動計畫必須反映該地區之產業特性,並與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組成吸引外資代表團。主要策略為以地區別標的產業為中心舉辦招商活動,特別強調提供地方自治團體與國內企業進行國際合作機會之重點。

  2. 積極對中國大陸招商

  首先,強化與活用「中國窗口」(China Desk)[4]之功能,積極建構對中招商基礎設施與活動;預定於2018年5月在北京與上海舉辦IR活動,加強發掘潛力計畫;針對二線都市展開標的產業別之地方自治團體招商活動,並派遣由IK之特定產業招商人員、地方自治團體等共同組成的招商小組。

  其次,舉辦中國大陸投資週(China Investment Week, IKW),例如2018年上半年邀請中國大陸地區有力投資者訪韓參與投資合作活動。同時,亦積極透過擴大國內地方自治團體、潛力外資企業之參與,以及持續提振韓流的風潮拓展投資合作機會。

  3. 強化非首都圈地方自治團體與自由經濟區(Free Economic Zones, FEZ)[5]之合作,活化地區均衡發展

  首先,以反映地方自治團體、FEZ等地方勢力之需求為主,擴大支援招商,例如每年派遣以地方自治團體或FEZ業者組成的代表團約40餘次,針對不同產業領域進行招商。

  其次,推動KOTRA和自由經濟區共同針對招商進行宣傳活動,包括:綜合IR活動、國際展示會、連結投資韓國週(Invest Korea Week, IKW)[6]活動,

  4. 將新的招商活動轉換為以創造就業為中心進行設計

  聚焦於創造就業效果高的產業進行招商活動,集中吸引新式僱用規模大的投資計畫,例如高附加價值服務業。

四、結論


  整體來說,韓國吸引外國人投資體系共包含三個層面:總體、地方與產業,其中又以IK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如圖2)。IK不僅是主要的政策執行者,也具有獻策的功能,而後者主要是依據其在全球各地的貿易館所累積的在地經驗進行規劃。簡言之,韓國的吸引外資政策不僅體系相當完備,策略之規畫也相當精細,特別重視依據外資所在國當地產業與發展特色進行客製化規畫。同時,吸引外資政策也和地方招商引資與發展政策進行連結,自由經濟區即為一例。如前所述,目前韓國政府的吸引外資政策主要鎖定於創造就業效果較佳的高附加價值服務業,同時著重於吸引有利製造業技術進階的相關產業,以及針對地方產業發展之特定領域等。其中,特別強調韓國競爭力相對較弱的材料零件領域之吸引外資活動,目前已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原料零件投資招商體系,主要透過和韓國政策金融公社等機構的合作,成立一千億韓元(約台幣27億)[7]規模的「全球雙贏基金」,擴大支援海外招商活動。



  總結來說,韓國吸引外資政策屢創佳績之因,主要在於有效擴大與國內大企業之合作需求、第四次產業革命相關投資之擴散、不動產與批發零售等部分服務業投資之增加、高位階(部長/次長級)投資招商說明會之舉辦等。惟,若從個別國家的角度來看,2017年主要國家(歐、美、日、中)到韓國投資的情況各有增減;歐盟在韓服務業的投資金額大幅降低的影響下,整體投資成長率小跌4.5%;美國來韓投資在不受其升息、降法人稅等政策的影響下,仍然穩定上升21.5%;日本來韓投資隨著景氣復甦、海外投資增加的情勢,遂反轉了4年來的劣勢,大幅上升48.5%;中國大陸來韓投資則在其政府海外直接投資強化監管的政策下,大幅下降60.5%。為持續提升吸引外資成就,韓國政府決定於2018年更加強國內外的溝通交流活動,積極克服地緣政治問題給外資所帶來的不安感。

  另外一提的是,韓國政府曾於2013年透過價值鏈和國內外競爭力之比較分析,決定優先吸引對於消除韓國國內企業技術落差,或是和國內企業技術結合有所幫助的外資企業,吸引該等企業到韓國建立研發中心、亞太地區總部或零件原料工廠。同時,韓國也改變過去著重於擴大投資規模的政策思維,不再一昧追求吸引大規模的投資,而是將投資規模小(1,000萬美元以下)但是可發揮高度經濟效果的外資也納入支援範圍中,並將現金補助的額度提高2倍。隨著國內產業結構的變化,韓國政府與時俱進針對吸引外資政策進行調整,逐漸轉往以吸引高附加價值產業之投資為主,並重視投資內涵勝於投資金額之多寡;亦即,重視外資為提高國內經濟之國際競爭力以及創造就業所帶來的效益。例如2013年韓國政府的主要國策即將投資與創造就業視為恢復經濟活力的重要力量之一,尤其是在韓國企業創造就業能力弱化的情形下,吸引外資更加重要。同時,韓國政府也將吸引外人投資和海外優秀人才政策進行連結,希望透過海外優秀人才之引進與促進投資和創造就業等活化內需手段,協助提升國內產業與研究之競爭力,並藉此拓寬海外市場之開發潛能,進一步提升韓國的經濟力。換言之,韓國政府吸引外資政策思維之轉型,可說是在朴槿惠政府時期揭開序幕。

參考書目:
  1. (韓)KOTRA(2017),2018年吸引外資方向。
  2. (韓)KOTRA(2017),2018年吸引外資展望。
  3. (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18),2017年外人直接投資動向。

[1]   IKMP全名為「投資韓國市場」(Invest KOREA Market Place),是KOTRA吸引外資最重要的策略。該策略乃以個別計畫的形式,針對國內企業的需求,在海外發掘符合需求之外資企業,媒合該等企業來韓國進行投資。

[2]   IK是KOTRA旗下專門負責各國招商引資的機構,主要任務為在海外宣傳韓國投資環境之特色,同時還提供外國企業全方位的服務,包括從投資洽談到投資申報、企業成立,以及協助其在國內的各項活動與解決經營困難等。

[3]   新成長動力產業乃於2009年選定,包含三大重點產業17個重點領域:(1)綠色技術產業:新再生能源、低碳能源、高度水處理、LED應用、綠色運輸系統、尖端綠色城市;(2)尖端融合產業:放送通信融合產業、IT融合系統、機器人應用、新原料/奈米融合、生物製藥/醫療器材、高附加食品產業;(3)高附加服務產業:國際醫療保健、國際教育服務、數位/軟體、綠色金融、會展/觀光。

[4]   China Desk是KOTRA在韓中FTA之後專為促進對中國大陸貿易和投資所設立的支援中心,主要任務包含:(1)原產地管理;(2)出口市場拓展;(3)在當地投資韓企之支援。成員包括FTA專家(關稅、認證、智慧財產權、出口)、相關機構(韓國貿易協會、KOTRA、大韓商社、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韓國化學融合實驗研究院)。

[5]   自由經濟區是一強調自主權的吸引外資區域,主要透過各種放鬆管制措施與改善投資環境作為,吸引外資前來韓國投資,再加上韓國締結FTA所創造73.5%經濟領土的吸引力,促使其吸引外資成績屢創新高。目前共有仁川、釜山鎮海、光陽灣、黃海、大邱慶北、新萬金群山、忠北和東海岸等8個自由經濟區,各地區均有自己的特色,並且搭配區域經濟開發區計畫,將當地建設成為一個適宜發展商務、觀光和生活的區域。

[6]   IKW每年舉辦一次,其作法為召集外國投資者、KOTRA、當地政府和FEZ 投資計畫經理在韓國國內舉行洽談會,內容主要是透過韓國旅遊誘導促進外商直接投資。

[7]   依據2018年3月26日當天匯率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