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轉載】新南向國家新興領域發展對臺灣產業的機遇

  近年全球景氣低迷,各國紛紛發展新興領域(如智慧製造、物聯網、電動車等)以致力於經濟轉型,並且作為驅動經濟成長的新動能。各國期盼能深化在技術、生產、商品與服務發展,朝向創新驅動的目標邁進。值此新經濟成長模式在全球加速發展的趨勢下,各國的生產、貿易結構必然將產生巨大變化,對於外貿導向為主的臺灣,將帶來許多的挑戰與機會,臺灣過去視東協國家為加工出口基地的思維也勢必需加以修正,以因應全球趨勢的發展。以下將聚焦在紡織、機械、汽車等臺灣重要的傳統產業,從新南向主要國家的經濟轉型中,尋找臺灣產業的機會。

臺灣產業迎向新興領域的優勢

  臺灣產業的優勢包括生產具少量、多樣、快速反應市場的特性、企業致力於產品「質」競爭力(價格等級)的提升,以及臺灣在東南亞國家已建立深厚基礎,而此等優勢將是臺灣可加深在新南向夥伴國發展的利基,以下說明之。

一、少量、多樣、快速反應市場


  通常新興領域的發展之初,生產量不多,但可能需具備極高的技術涵量,而這正可以成為臺灣生產及出口利基所在。臺灣產業發展出的少量、多樣、快速反應與貼近市場需求的製造優勢,實有助於新南向國家在新興領域的發展。如何將新南向國家創新創意的設計,結合臺灣製造的硬實力,將成為臺灣掌握商機的關鍵。目前已發現許多國外新創團隊或中小企業所研發的新產品由臺灣廠商幫忙試量產,並成為其供應鍵上關鍵的一環,美國特斯拉電動車即是著名例子。

二、臺灣產品的「質」競爭力


  目前臺灣在紡織、機械、汽車零組件等產業皆有三成左右的出口產品以中高價位市場為標的,像是紡織業的其他製成紡織品、針織或鉤針織成衣,中高階產品占該子產業總項數的比率皆約在四成以上;機械業的金屬模具、印刷機械、電子及半導體生產設備、木工機械、農業及園藝機械、其他專用生產機械等,中高階產品的占比亦皆超過一半;而汽車零組件業的其他零組件、底盤與傳動零件等,亦有50%以上的出口產品屬於中高價位等級。

  過去10年,臺灣紡織業的纖維及紗、布料、成衣與其他紡織品;機械業的金屬切削工具機、輸送機械設備與金屬模具等;以及汽車零組件業的車體及其零件與汽車引擎等,皆有愈來愈多出口產品朝中高價位市場發展,反映國內企業致力研發與創新的努力。臺灣擁有強大的人才與研發能量,將可支持新南向國家在新興領域之發展。(見表1)



三、臺灣在東南亞國家已建立深厚基礎


  過去以來東南亞國家一直是臺灣海外布局的重點對象。臺商在東協各國投資基礎深厚,對當地經濟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有利臺商進一步參與各國在新興產業領域的建設與發展。紡織業方面,臺灣紡織成衣業自1980年代便因國內生產成本提升就向中國大陸及包括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投資布局。由表2來看,過去10年臺灣紡織業以越南為最大投資對象,占臺灣對外投資總金額(不含對中國大陸投資)的69.82%,主要是企業為因應TPP(現更名為CPTPP)形成而採取的布局策略。若分兩期間來看,2012~2016年臺灣對越南、印尼的投資,皆較2007~2011年明顯成長。

  臺灣機械業對美國、日本投資金額較大,新南向國家方面,則主要集中在印尼、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度等國,合計占臺灣該業對外投資總金額的16%。近10年間,臺灣機械業對印尼與泰國的投資有較明顯的成長。至於汽車及其零件業以越南、泰國為最大投資對象,分別占臺灣對外投資總金額的43.53%及23.76%,其中臺灣對泰國的投資在近10年間呈現大幅成長的趨勢。



新南向主要國家在新領域的發展

  表3綜整新南向主要國家在紡織、機械、汽車零組件三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紡織方面,泰國推動紡織高值化已行之有年,在設計領域有豐富經驗,且在國際連結、人才等方面皆有優勢。泰國紡織協會制定「2016-2031年紡織時尚產業發展規劃」,便打算發揮泰國在時尚設計方面的優勢,建立具有競爭力且持續創新的產業。而印度作為全球重要的紡織成衣生產國,主要面臨到國際品牌與國內市場對環保纖維與機能性紡織品需求日增,亦盼能引入外資與產業升級。

  機械方面,越南在「2025工業發展規劃」與印度在「印度製造」的政策中,分別朝向工業現代化與高端製造發展,均屬智慧製造的相關範疇,尤其印度國內工具機業者的技術及規模不足,目前僅能提供30%的國內市場需求。隨著印度朝高階製造發展,將對精密機械及較高端的工具機有更大需求。另一方面,泰國由於國內薪資水準提高、低階勞動力不足,對智慧製造系統、自動化系統等需求甚高,成為泰國在「泰國4.0」政策積極推展之重點,目前臺泰在智慧機械已規劃展開合作。

  汽車零組件方面,泰國素有「東方底特律」之稱,面對環保節能的全球趨勢,泰國政府很早就推動泰國成為全球綠色概念汽車重要生產據點,而在泰國4.0中,電動車成為泰國政府積極發展的方向。目前部分臺商已與曼谷當地政府、電力公司合作設立充電站,進行電動車相關示範計畫,並且在充電設施等配套有跨國合作的經驗。除了泰國之外,印尼、菲律賓、印度在電動車產業皆有各自的發展方針。另一方面,基於泰國與雙印國家的車輛製造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車聯網相關應用亦普遍被看好。

臺灣的機會

  綜合前述,藉由新南向國家發展之需求,臺灣可針對雙方互補領域加強合作,以掌握新南向國家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商機,然面對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進度落後,臺灣出口南向國家面臨不公平的競爭環境等,已影響臺灣在新南向國家的市場地位。有鑑於此,像在機械業方面,臺灣或可藉新南向國家發展之需求,結合如系統整合或工業區建置規劃等服務,加強與包括越南、泰國、以及印度的投資布局或合作。紡織業方面,各國普遍對臺灣機能性產品的發展經驗表示興趣,臺灣則可針對新南向國家在時尚設計(泰國)、環保與休閒(印度)方面之發展需求,推動臺灣與前述國家於產業鏈進行合作或相關交流。至於汽車零組件方面,隨著電動車及自駕車等新領域汽車發展,供應鏈有別於傳統車輛,且需要充電設施等配套條件,將提供臺灣電動汽機車廠商打入跨國車廠供應鏈的機會。



【本文原載於《經濟前瞻》雙月刊,第175期,2018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