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轉載】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最新談判進展及其對台灣之影響與因應

  美國與歐盟已於2013年正式展開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TTIP)的談判,雙方希冀在今 (2014年)年底完成談判。TTIP之經濟規模除了幾乎占將近全世界一半之外,更是一個具全面性且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依據歐盟執委會之估計,在TTIP正式簽訂後,歐盟一年的經濟產值將可能增加至650億歐元;而美國亦將得到類似之經濟利益。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the Bertelsmann Foundation)更預估,未來美國人均GDP將因TTIP可能增加13%,而歐盟將增加5%。

  TTIP之談判目標,主要鎖定三大方面:強化市場進入、解決調和法規監管問題和非關稅貿易障礙,以及針對全球議題發展共識,並建構原則規則與加強合作。進一步言,美歐雙方就TTIP之談判主要核心內容,包括:(1)致力於消除美國與歐盟間之關稅、進口配額,以及貿易障礙;(2)強化調和雙方經貿法規與標準;(3)開放服務貿易與政府採購市場;(4)對於全球議題,合作發展建構一套法規體系,例如智慧財產權、投資、貿易便捷化、勞工與環境、與新興21世紀議題(如國有企業與數碼交易)。由此觀察,美歐雙方間之目標不僅僅只在於推動促進雙方間之經濟成長,更企圖重新打造國際貿易之新規則。基此,倘若TTIP完成談判,除了可帶動歐美經濟成長並促進就業機會外,其亦將可能改變世界貿易之規則與標準。

TTIP談判進展與爭議焦點

  截至目前為止,TTIP已進行五個回合的談判:第一回合談判於2013年7月舉行;第二回合談判於2013年11月舉行;第三回合談判在2013年12月舉行;第四回合談判則為今年的3月;第五回合談判則為2014年5月。而雙方預計將於今年7月於布魯塞爾舉行第六回合之談判。

  TTIP第一回合談判內容主要包含農業、投資、服務、能源、原物料、市場通路、政府採購,以及金融服務等議題。對於第一回合談判,美歐雙方均表示極具成效,除了為TTIP建立初步談判框架,為下一輪談判打下良好基礎外,同時也在談判過程中確認出某些雙方存在較多分歧的領域,例如法國期望其影音工業能被排除,以及歐洲牛肉被禁止銷往美國等議題。

  第二回合談判美歐雙方主要是針對投資自由化、服務貿易開放,以及監管措施之一致性等議題進行討論。第三回合談判議題則涵蓋市場進入、農業、服務業、投資、原產地規則,並觸及多項敏感性管制議題,如: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而雙方也在2014年初進行年度評估及交換關稅減讓回應清單。第四回合談判,美歐雙方在市場進入、監管規則和貿易規則亦取得穩定進展,且美歐談判代表更與來自商界、消費者、勞工與環境保護組織等代表進行溝通,以聽取其對TTIP談判之意見。

  至於今年5月19日至23日於美國維州阿靈頓舉行的第5回合談判中,TTIP之談判議題主要包括:貨品及服務貿易、投資(不含投資保護及投資人與地主國間爭端解決機制)、監管問題、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政府採購、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及電信通訊、環境、勞工、中小型企業,以及能源及原物料。然而,本次談判進展卻相當有限。主因在於本回合談判期間正適逢歐洲議會選舉,且關於「投資人與地主國之爭端解決機制」(ISDS)議題,TTIP尚處於徵詢公眾意見期間,加上反對TTIP的聲浪示威不斷,因此,本回合的談判議題最主要仍聚焦於法規調和之水平談判,以及化學、汽車、能源等部門別之談判議題上。對於敏感性之議題,美歐雙方刻意暫時將擱置在旁留待後續討論。

  另一方面,美國在本次談判中,也決定將金融服務排除在談判範圍之外。為了因應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在2010年時採行了《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bill)。由於此法案與歐盟金融監管制度及立場互有差異,在這樣的情形下,除了難與歐盟法規進行調和之外,美國認為若將金融服務納入談判,將會弱化其金融監理及風險管理,並減緩美國金融改革之時程,故在本次談判中,美國確定將金融服務業排除於TTIP談判之外。

  至於歐盟部分,由於文化發展向來是歐盟重要政策目標之一,加上歐洲內部認為TTIP可能開啟高度的監管並侵害到歐洲文化多樣性之發展,因此,歐盟內部亦持續要求TTIP談判不得納入文化產業。

可能影響TTIP後續談判之因素


  雖然TTIP談判間隔與速度頗快,但是TTIP後續談判發展究竟能否在預定時間內順利或延後完成,仍有幾個因素值得觀察。第一個關鍵因素為歐洲議會的選舉,第八屆歐洲議會選舉已於2014年5月22至25日在歐盟各成員國舉行,此次選舉結果,極右派反自由貿易以及反歐盟之黨團席次大幅增加,而此結果可能將對歐盟現有自由貿易政策及TTIP談判產生較為負面之影響。

  第二個主要因素為「投資人與地主國之爭端解決機制」爭議議題。目前,歐盟仍處於就TTIP談判之投資專章與ISDS相關條文內容徵詢公眾意見期間,除了壓力團體外,部分歐洲議員均持反對意見。因此,ISDS之走向亦將成為影響TTIP後續談判之因素。

  第三個考量因素則為服務業之範圍。美國已於第五回合談判中決定排除金融服務業,而歐盟內部仍持續要求視聽服務議題必須繼續排除在TTIP談判之外,對此,美歐雙方目前是否均已同意排除彼此敏感業別,其走向仍有待觀察。

  最後,TTIP的談判進度,除了雙方是否能就爭議問題互相整合立場達成共識外,亦可能受到其他經濟整合發展的牽動。例如由美國所主導的TPP若能在今年完成談判,那麼歐盟是否會因此有加速完成TTIP之考量,都將成為關鍵因素之一。

TTIP對全球貿易的影響

  倘若TTIP完成簽署,對於振興美歐之經濟成長,以及強化美歐與其他各國間的經濟關係自然可以想像。但是相對於經濟方面的影響,TTIP對於全球貿易的最大影響,將會落在創造新的國際規範與標準方面。由於美歐雙方間的關稅已相當低,因此,TTIP的談判重點除了排除剩餘的關稅貿易障礙外,接軌調和非關稅貿易措施議題,以及強化其他WTO現行規範不足或尚未涵蓋議題,自然為TTIP另一重大目標。

  由於TTIP將成為版圖最大的自由貿易市場,而所有其他國家自然不可能容許自身排除在外,因此,若其他國家希望打入此一自由貿易市場,那麼勢必將要追隨美歐所打造的新的規範準則,接受此一市場所設立的標準與規格,特別是現行多邊貿易體制所不足或未涵蓋解決的議題。基此,TTIP的簽署,除了更為穩固美國與歐盟在全球貿易版圖上的中心位置外,將使美歐成為帶領創新國際規範與標準的領頭羊,甚至藉由協定內容所創造新的國際規範與標準,為未來WTO現行規範不足或尚未涵蓋議題發展相關規範甚或奠定基礎。

TTIP對台灣的影響與因應

  在TTIP正式完成後,美歐雙方的貿易投資量將穩健成長,而雙方的技術標準調和與接軌亦將成為全球技術標準之基礎。然而,TTIP所創立的新經貿制度與規則,除了會對全球經貿活動產生深遠影響外,由於TTIP可能形成一道其他國家難以打入的高牆,因此亦可能促使弱勢產業甚或弱勢國家提前出局。面對這樣的情勢,各國以及我國都必須即早規畫因應策略,以避免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面對TTIP的來勢洶洶以及我國經貿困境,積極加入區域整合雖然為我國當務之急,但更重要的一步,或許應為在沒有外部的壓力下,我國如何自我提升自由化程度,消除貿易障礙,甚至展現決心改革調整我國法規體制,如此我國才有健全的體質與機會,得以因應融入全球此一新變局。

【本文原載於《經濟前瞻》雙月刊,第154期,201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