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重要議題評析(月報)

WTO情勢分析:韓國將履行WTO承諾於2015年開放稻米市場

發展動態

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Minister of Agriculture, Food and Rural Affairs)部長李桐弼(Lee Dong-phil)於日前表示,過去20多年韓國對稻米產品採取進口配額方式的非關稅貿易障礙措施,係依據農業協定之「特殊待遇」(special treatment)條款,自201511日起,韓國將取消稻米進口的配額制,改按關稅化措施開放市場。

韓國於1995WTO烏拉圭回合農業談判中爭取到「稻米關稅化」10年寬限期,仍得以配額方式進口稻米,2004年上述的10年寬限期到期,韓國又以增加稻米進口量為條件,再度獲得10年寬限期,此寬限期迄今(2014)年底期限將屆滿。韓國對進口稻米採取的配額制係依據WTO最小市場開放(minimum market access, MMA)所作之承諾,其稻米進口配額從1995年的51,307公噸逐步增加至2014年的408,700公噸,然韓國國人的稻米消費量持續下降,使2014年進口配額占2013年韓國稻米總消費量已達9%

韓國雖盼望能再次延長「稻米關稅化」寬限期,但根據執行稻米「特別待遇」之MMA原則,韓國若不以課徵關稅的方式開放稻米市場,則有義務增加稻米關稅配額數量,從今年約40.9萬公噸增至82萬公噸。開放之後稻米適用的關稅,韓國政府將於9月底前通知WTO,一般推測稅率可能在300%500%之間。

據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公布之說明文件(fact sheet),2011年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中,美國雖未獲取擴大進入韓國稻米市場之機會,但美國出口商依據2004年的MMA協定原則已取得了相當大的市場商機。在MMA協定中,韓國同意於2014年前,以國家配額方式每年向美國購買至少50,076公噸稻米。同時,美國出口商亦可爭取韓國稻米開放的全球配額。

【主要資料來源:WTO Reporter2014724日】

重點評析

稻米為韓國的主食,也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稻米產值占韓國農業產值總數的一半以上。WTO對市場開放的要求之一是不得有數量限制,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韓國為保護稻米,爭取到10年的寛限期,仍然以開放最小進口量方式,設定配額開放進口,每年進口量從基期年總消費量1%,逐年增加,至2004年達4%2004年韓國稻米生產成本約為美國的2.8倍、中國大陸的7.5倍,且當時韓國稻米價格約為東南亞國家的9倍,若開放市場,稻米產業恐受嚴重衝擊,故韓國官方透過對外經濟長官會議決定將稻米關稅化措施再延10年。至2014年韓國每年開放進口的稻米已達40.87萬公噸,占韓國稻米消費總量達9%。若MMA繼續實施,2015年稻米進口量將是2014年的2倍,達81.74萬公噸,由於韓國每年食米消費量逐漸減少,無法再繼續擴大進口配額,因此改採關稅化方式開放市場。

農業一向是各國FTA談判中最敏感的部門,韓國近年在積極洽簽FTA過程中,雖然所簽的FTA自由化程度很高,唯有稻米是從未開放的項目。例如在韓美FTA中,韓國幾乎開放了所有農產品市場,唯獨對稻米仍有保留,主因即在於農民團體的壓力。但是稻米市場在以特殊待遇處理20年後,最終仍然不得不向現實妥協,承諾以關稅化方式開放市場。以關稅化或以進口配額開放市場之不同,在於前者的透明度較高,尤其在關稅化初期,由於關稅很高,進口品對國產品不見得會形成威脅。但韓國農民團體則不買帳,認為一旦關稅化後,此後關稅將逐步調降,以致稻米市場終將開放,因此韓國農民聯盟已準備強烈抗爭。韓國則表示未來在FTA談判中仍將維持將稻米排除之立場。

過去幾年,韓國在積極簽署FTA及採取開放市場的措施下,對於農民及農業的調整、補助或救濟措施已經給予很多財務及貸款方面的支持,因此雖然農產品市場持續開放,韓國的農業產值也持續增加。然而在政府提供資源協助業者轉業的過程中亦形成不少浪費,根據農林畜產食品部的報告顯示,在韓智FTA簽署後,政府曾經提供1,800億韓圜協助桃農關閉農場轉業,但是在韓智FTA生效的5年內,韓國並沒有自智利進口任何桃子,故農民又再轉回農場生產,以致農業調整補助措施的必要性與有效性成為主管單位在執行調整政策時的重要考量。至於稻米市場的開放,有論者認為其重點在於如何提升韓國稻米生產的市場化與企業化經營模式,否則長期的保護,對有限的財政資源形成相當的負擔,而以較透明的關稅化方式開放市場,對於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及刺激生產力,應該會較給予進口配額方式有效。(杜巧霞)